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

ID:51857726

大小:19.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7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_第1页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_第2页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我校的古诗新唱辉南县高集岗中学谷春菊文以载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品格修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习主席在讲话和报告中就经常引用古典文学诗句,增添了文章的精彩和魅力。他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应该学古诗文

2、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从《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华古诗词》《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播出,我们可以看出国学在盛行。这是我们寻找民族之根和认同文化身份的一种体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国粹的一种表现。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之前各个版本相比,传统文化明显增多,整个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均分别入选古诗文124篇。小学占百分之三十,初中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体裁更是从诗经到诗文,古风,民歌,诗词

3、曲,诸子散文,历史散文都有涉猎。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而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更重在养成积累的习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除了反复朗读,加强记忆达到背诵方法外,我校还根据本校实际研发了校本课程《文化寻根——古诗新唱》。我们都知道,古人作诗时都是边创作边吟诵的,杜甫就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之语,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名句——诗人们一边吟诵,一边推敲,直到创作出满意的诗句。“吟诵”不同于今天的“朗读”。吟诵、吟唱、演唱诗词与戏曲行腔的道理是差不多的,就是用各种形式,充分表达

4、诗句中蕴含的、但又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的内涵。用音乐来演唱古诗词,是一次二度创作。简单地说就是把古典诗词作为歌词,再为之配上乐曲,就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新唱了。因为资源有限,我们仅做了初步探讨。一、了解作诗当时的情况、诗人性格和诗词深意,幻想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况中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

5、”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这首诗就适合比较凄凉哀婉的音调来表现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所以我们选择了《西游记》中的插曲《五百年桑田沧海》作为配乐。这首歌的唱起,起初令人压抑、悲愤,甚至

6、绝望,但随着歌词和曲调的深入,歌曲中所饱含的向上力量,慢慢展露。歌曲激励人们,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要放弃。只要人在命在梦想在,就有翻身的那一天。二、注意诗词中的重音与轻音,配合恰当的面部表情、眼神和动作(婉约派诗词就表现温和忧郁细腻些,壮词的就要表现着坚定那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诸如此类)。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通过记游抒情,寄托着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和世间事物消长的哲理.写出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安静、欢跃的气象,我们选择了网络游戏《欢乐斗地主》的背景音乐反映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并在文墨适当地加以重复,形成完整的结构。三、

7、发挥自己声音类型(嘶哑、空灵、清脆等)的优势。演唱的问题,就是歌谱适当,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配乐。比如声调柔和的同学可以配乐《西游记》的插曲《女儿情》,试唱李商隐的《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首诗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但透过这情真意切的曲调,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

8、一层无名的幽怨。嗓音低沉的男同学可以演唱《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四、多听,多看,多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