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

ID:518674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城市救助站床位空置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自从2003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孙志刚”事件,国务院便及时废止了1982年发布的这项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因而,为了体现更为人性化的救助政策,《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于2003年8月1日开始施行,“救助管理站”也正式取代了“收容遣送站”这一存在较多弊病的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流浪人员的安置问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很多城市的救助站利用率不高,经常发生床位空置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市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走访,以分析出救助站产生床位空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字】救

2、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床位空置1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2003年民政部门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为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2床位空置的影响因素8本次我们调查的地区是北京市,北京市共有16个区县,中心城区两个:东城区(含原崇文区),西城区(含原宣武区);城区4个: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远郊区县10个:通州区,昌平区,顺义区,大兴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平谷区,房山区,延庆县,密云县。这16个区县中除了东城区和西城区只有救助管理

3、咨询站外,其他每个区县都有救助管理站,此外朝阳区还办理了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州区办理了北京市第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这些区县均不同程度出现了流浪乞讨者,他们衣裳破旧、居无定所,甚有不少身体残疾者,笔者不禁想问,为什么北京市有如此人性化的、为受助人员提供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健康和安全需要的救助站,他们为什么还四处流浪乞讨?通过调查走访,笔者了解到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2.1救助者自身的原因82.1.1经济原因。通过走访,了解到来北京流浪的人员,大部门来自外省市的农村地区,他们或者是原居住地发生了灾荒,家庭贫困,没有生活来源,又由于丧

4、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不得四处流浪,又或者是外出打工发生钱物丢失等突发事件而流浪。其中不乏有有70到80岁以上的白发老者,他们也有子女,可由于经济困难,子女负担不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所以老人为了不给家人添负担,甚至还想通过北京这个发达地区,能赚取一点生活费回老家。这些人的的生活来源一般来源于好心人救济,以及捡瓶子,捡瓶子的收入大概每天在7-8元之间,因此除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也能攒点生活费回家,而救助站不同于“福利院”或者“收养所”,它只能提供短时间内的救助,不可能养受助的人员一辈子,最终的救济还是要落实到户籍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家属那里。这种“救急不救贫”的短期救助模

5、式,由于不能为寻求救助的人员提供生存保障,所以,很多流浪人员对救助站采取的是一种排斥的态度。2.1.2性格原因。在调查的对象中,也有不少的流浪人员曾经被救助过,甚至多次救助过,但是问他们是否还愿意去救助站,他们都表示不愿意,原因是救助站管理严格,活动的空间和范围有限,因此他们宁愿去过四处流浪但是自由快乐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四处漂泊的生活方式,因此也不愿意接受救助站救助。2.1.3季节原因。据调查,救助站在冬天的床位数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夏天,这是由于北京的冬天特别严寒,原先居住在桥洞或者不能遮风避雨的街头的流浪乞讨者们,是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救助的,而夏天就不用考虑这些,调查到

6、有大部门的流浪人员夜里会直接睡在各大汽车站或者火车站的广场中。因此,气候也是影响救助站床位利用率的因素之一。82.1.4渠道原因。在此次调查中,还发现90%以上的流浪乞讨人员都知道救助站的地址,他们或者通过其他流浪人员、或者通过自己找到标识牌、或者民警把他们送到救助站。但是本次调查中也调查出有一些流浪人员初来乍到,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救助,但由于他们不识字,救助站的巡视也不可能每天上街巡视,因此他们不能及时得到救助站的救助。2.1.5道德原因。道德原因主要体现在职业乞讨者身上,他们也许身体健康,但好逸恶劳,就是以乞讨为生财之道,并且在北京乞讨收入很可观,甚至可以利用乞讨收入给

7、孩子上学、回原居住地买房买车,因此这部分人群是绝对不愿意去救助站的。2.2救助站的原因2.2.1流动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第十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亲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和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从这2条可以看出救助站的受助人员的流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