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

ID:51870083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7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_第1页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_第2页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_第3页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_第4页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探究现状摘要测量和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设备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改善,使工程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单,精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单就工程施工中放样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趋势展开研究。关键词施工放样;全站仪;RTK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2-0050-021工程施工放样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工程施工放样技术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面就工程的施工放样的方法简单叙述下它所经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用方法的优缺点。第一个阶段:传统手段的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是指利

2、用光学经纬仪,水准尺,和其他传统的仪器和工具,用于测量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点平面位置。在传统的工程施工放样,由于使用钢卷尺测量水平距离,距离较长或地形复杂区,放样工作是相当困难的。而圆曲线或曲线的施工放样更为复杂,其测设大多采用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这些方法很容易产生累计误差,放样精度也不高,而且放样较慢。不仅会有大量内业计算,而且还会受地形限制,放样速度慢,精度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工程施工放样原理的方法发展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全站仪坐标放样为主的阶段从传统的经纬仪放样方法到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的发展,优势

3、是显而易见的,即不需做任何放样数据计算,放样过程简化,放样精度提高,且不受地形的限制。但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堆叠建筑材料,通视差和其他因素,降低了劳动效率,而且放样一点往往需要反复移动的目标,必须2人〜3人参与操作。第三阶段:利用RTK技术来放样阶段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可以提供实时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作用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观察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传送到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基准站数据,还收集GPS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

4、观察值并实时处理。流动台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在运动。RTK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技术。RTK技术使施工放样有了突破性发展,不仅克服了传统放样方法和坐标放样方法的劣势,而且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无需通视、即时给出精确坐标等优点。经现场检验,在距离参考站约3km的地方,平面定位误差小于5cm,高程误差小于lOcmo放样技术的配合使用是当前满足高精度工程施工放样的最好方法。2全站仪配合RTK方法其发展趋势对于全站仪配合RTK技术,虽然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该研究仍在探索之中。如:张书华,李小显

5、介绍RTK协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应用于GIS生产的作业流程,通过实例分析了图根控制与碎部点数据采集、分离和处理的方法。分离后的图根点数据以原始测量数据形式参与平差,获取图根点坐标。然后,对碎部点数据进行处理,经处理的数据以*.dat格式输入计算机编辑成图。避免了作业员重复进入同一作业区域,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成果精度,方便了成图[1]。王井利,刘玉梅,利用全站仪配合静态GPS的方法(GT法)进行自由设站,对GT法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并建立GT法的计算模型,对静态GPS天线在不均匀转动条件下基线解算精度进

6、行了实验。结果确定了全站仪配合静态GPS进行自由设站测量方法的计算模型;GPS天线在不均匀转动条件下,基线解算精度有较小的下降,但其误差较小,可满足地形测量的精度要求。得出结论:GT法可低成本解决地形测量中,因测区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地物遮挡等原因带来的频繁增加控制点或临时设置支点而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明确了GPS天线在转动条件下的解算精度。解决全站仪测量时,通视困难条件下自由设站问题及其计算方法[2]。陈学娣,李全海,谷川经过理论推导,得到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的精度计算公式,并经实验证明该方法满足放

7、样的精度要求[3]。李清华,姜赞,提出了应用GPS-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方法,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地形、地物用RTK测之;村庄、城市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用RTK实时给出图根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全站仪测之。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4]。龚振文结合昆明市丰源路道路整治工程的道路测量中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使用的应用实践,论述两者的优化组合能够快速、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虽然全站仪配合RTK技术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但就其缺陷仍较为明显:1)受全

8、站仪及GPSRTK仪器本身的限制,高程的放样精度不会大幅度提高。若提高精度只会增加放样次数,但这也会使计算量相应增大。在一般的施工放样中进行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是高精度的放样就要采用水准仪放样;2)全站仪配合RTK放样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已知点的点位误差不能够忽略。随着时代飞快发展,经济效益高、工作速度快已经成为测量界的最高追求。随着施测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数据处理模型的不断完善,全站仪配合RTK放样在施工放样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