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

ID:51876733

大小:5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8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_第1页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_第2页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_第3页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化学(甘肃地区)总复习考点聚焦(练习)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不能转化成氧气C.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2.(2015,宁夏)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3.(2016,临沂)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A.

2、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4.(2015,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D)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5.(2015,北京)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

3、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D)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6.(2015,襄阳)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7.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C)A.丙→甲→乙→丁

4、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8.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反映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A.打开汽水饮料瓶盖,有大量的无色气泡冒出B.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C.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溶液变成红色D.向放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等的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9.(2016,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10.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5、B)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二、填空题11.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也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炽热的炭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CO2+C2CO;除去CO2中混有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12.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

6、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名称),它是由于空气中的CO2与石灰水反应而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这层白膜用水不能(填“能”或“不能”)洗去,原因是CaCO3难溶于水,可用稀盐酸洗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三、实验探究题13.(2016,德州)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CO2。其

7、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_Na2CO3+H2O。(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3)此化学工业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14.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片,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ⅠⅡⅢⅣ现象紫色纸花变红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变红分析①实验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Ⅳ

8、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或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通过实验Ⅰ、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1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