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

ID:51892914

大小:11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8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_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_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_第3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_第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2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李存审①出镞②教子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膏粱,表示精美的食物,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戒诸子(尝试)B.少提一剑去乡里(离开)C.因授以所出镞(因此)D.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应当)2.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审出身寒微,凭借战功官至相位。

2、B.李存审告诫儿子是因为怕他们忘本。C.李存审教子的主旨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恰好相反。D.李存审出镞是为了告诫儿子们:今日富贵来之不易,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忘本,要努力有所作为。(二)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诵书,夜则燃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使驱田中雀: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B.无遗亡者:没有漏掉的。C.躬耕诵

3、书:(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读书。D.见而异之:用奇怪的眼神看他。2.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主题是勤奋好学。B.顾欢的父亲和同郡的顾恺之都是阻拦顾欢学习的人。C.顾欢“于舍壁后倚听”的结果是“八岁,诵《孝经》《诗》《论》”。D.短文启示我们:只要勤奋好学,任何困难都可克服,并且有所成就。(三)马价十倍[来源:学科网]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卖骏马者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①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注释】①还:通“环”,围绕。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A.比三旦立市(连续)B.臣有骏马欲卖之(代词,指马)[来源:学科网]C.愿子还而视之(表承接)D.去而顾之(离开)2.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A.这匹骏马“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说明即使有真才实学,没有伯乐,也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B.本来是一匹劣马,但是由于请到了伯乐来故弄玄虚,因此“马价十倍”。C.骏马因伯乐而增值,说明了权威的重要性。D.卖马者为了请到伯乐,愿意给他一天的报酬。(四)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

5、,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②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就)C.值岁荒,人相食(遇到)D.或阻之(有的人)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句子是(  )[来源:学

6、科

7、网Z

8、X

9、X

10、K]A.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B.以画竹、兰为长:以画竹和兰花见长(或:擅长画竹和兰花)。C.室无贿赂:(为官清廉),没有收受贿赂。D.人相食:百姓

11、相互喂食。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郑板桥的品质(  )A.有才善画     B.爱民如子[来源:学

12、科

13、网Z

14、X

15、X

16、K]C.清廉勤政     D.任人唯贤(五)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②而有危亡之败也。”【注释】①罗雀者:用网捉鸟的人。②戆:愚蠢和鲁莽。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雀独不得:大鸟却捕不到。B.孔子顾

17、谓弟子曰:孔子照顾弟子们说。C.自其心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D.故君子慎其所从:所以君子要谨慎地选择自己跟从的人。2.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捕鸟人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B.这是孔子借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C.孔子告诉其弟子要听从师长们的教导,虚心向他们学习。D.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的观点恰恰相反。(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