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

ID:5190163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5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_第1页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_第2页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_第3页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_第4页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玉树县扎西科河水源地供水方案和特征  摘要:4.14地震致使玉树县结古镇遭受了巨大破坏,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建立新的自来水厂及供水水源地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程。本文介绍了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河水源地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估算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论述了扎西科河水源地的供水方案及水文地质特征。关键词: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水源地供水方案中图分类号:P641.75文献标识码:A1前言扎西科河水源地位于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西侧的扎西科河中下游,距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5km。由于4.14地震的强烈影响,结古镇原有的供水系统遭受了巨大破坏,国土资源厅在当年4~6月施工了应急供水工程,基本解决

2、了结古镇灾后供水问题。原有水源地位于居民区、供水量5000m3/d(实际为4000m3/d,仅覆盖城区2/5地段),4·14玉树地震后,为救灾在结古镇打了8眼应急供水井,供水量50009m3/d,但要彻底解决玉树县结古镇城镇居民的供水问题就必须建设新的自来水厂及供水水源地。据玉树灾后重建及“十二五”规划,玉树县在不久将扩建成玉树市,城市规模扩大近2倍,人口将达到15万,到时的需水量为2-3×104m3/d,新水源地的建设势在必行,也是本次灾后重建的重要工程之一。新水源供水方案于10年8月12日获得专家评审通过,当月开始实施。新水源由一所自来水厂、一个供水水源地组成。自来水厂可日处

3、理水3×104m3。本文将着重介绍新水源地供水方案及其特征,新水源可为玉树县结古镇提供甘甜、清洁、优质的自来水1-3×104m3/d。2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2.1气象玉树县结古镇地处青海南部,平均海拔3700m,玉树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受青藏高原冷高压控制,具有风大、干燥、气温低、时间长的特点;暖季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具有半湿润气候特征,降雨多且集中。多年平均气温3.2℃,最高气温为28.5℃,最低气温-27.6℃,年平均降水量为485.9㎜,年蒸发量1185.1㎜,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的特征。水文扎西科河为常年性河流,是扎曲河的主要支流。河

4、水由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及冰雪消融水汇积而成,由西向东迳流,于结古镇汇入巴塘河。河流纵坡降5-18‰,水源地以上河流长度为36km,汇水面积约为29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3m3/s。2.2地形地貌9扎西科河水源地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巴彦喀拉山以南的扎西科河河谷中下游段。两侧为山体,一般高程为3700~4400m,山体中下部植被覆盖较好;中部为河谷,上游窄、下游宽,蛇曲状展布。水源地位于比从亚库至偌娘得来间,河谷上游最窄处约150m、中游段宽约400~500m,下游宽约750m,地势上扎西科河以5.5~18.8‰的纵坡降自西北流向南东,水源地海拔高程3760~38

5、80m。Ⅰ级阶地沿河床两侧连续分布,阶面较宽阔平坦,微向河床倾斜。阶面最宽处约650m,最窄处为150m,一般宽度为200m左右。阶地后缘与山前洪积扇群呈缓坡接触,前缘高出现代河床0.5m左右。3.水文地质条件3.19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分布特征水源地两侧山体及基底,由二迭系及三叠系的碎屑岩及碳酸岩组成,岩性主要为砂岩、板岩,局部灰岩夹板岩等,表层岩体破碎,风化较强烈;河谷中部由第四系地层的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物、上更新统洪积物和全新统冲积物构成。水源地附近,河谷第四系厚约13.5~67.9m,河床及漫滩附近由全新统砂砾卵石组成,颗粒粗大、磨圆度好、松散,泥质含量较少,透水性强,厚约

6、5~10m;一级阶地宽约150~750m。从上游至下游,河谷逐渐变宽,在比从亚库一带,谷底宽约150m,第四系地层较薄、透水性较差,地层岩性多为泥质砂砾卵石;果青村东南一带,地势渐低、逐渐平坦,河谷宽约500m,松散堆积物逐渐变厚,至果青村南侧第四系厚约30m,岩性主要为含泥砂砾卵石、泥质砂砾卵石,泥质含量较大,透水性一般;在结古驾校附近松散层厚约35~45m,泥质含量逐渐减少透水性逐渐变大,单井涌水量700~1300m3/d;至石油液化气加气站南侧一带,地势平坦开阔,河谷宽约750m,第四系地层厚约57~67m,岩性多为含泥砂砾卵石、砂砾石,透水性好,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在15

7、00~3000m3/d。新建水源地位于冲洪积平原,在横向上:上部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地层构成、下部由中下更新统地层组成,从表层到第四系底部,地层含泥量由低到高、透水性由强至弱、富水性由强至弱;在纵向上:从上游到下游地段,地下水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岩性单一,颗粒粗、泥质含量从上游至下游由高变低,含水层厚度由薄变厚,透水性由弱至强,岩性主要为中上更新统泥质砂砾卵石,是较好的地下水储存空间。地下水整体是从西南流向东北,地下水在上游地段获得补给后,沿河谷两侧向下游径流,在上游的比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