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

ID:51906093

大小:1.0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18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1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2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3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4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5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6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7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8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9页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自动控制基本方式的是(B)。A.开环控制B.随动控制C.复合控制D.闭环控制2.自动控制系统的(A)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A.稳定性B.动态特性C.稳态特性D.瞬态特性3.在(D)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开环控制系统。A.系统的扰动量影响不大B.系统的扰动量大且无法预计C.闭环系统不稳定D.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4.系统的其传递函数(B)。A.与输入信号有关B.只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元件的参数C.闭环系统不稳定D.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5.建立在传递函数

2、概念基础上的是(C)。A.经典理论B.控制理论C.经典控制理论D.现代控制理论6.构成振荡环节的必要条件是当(C)时。A.ζ=1B.ζ=0C.0<ζ<1D.0≤ζ≤17.当(B)时,输出C(t)等幅自由振荡,称为无阻尼振荡。A.ζ=1B.ζ=0C.0<ζ<1D.0≤ζ≤18.若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无超调达到稳态值,则两个极点位于位于(D)。A.虚轴正半轴B.实正半轴C.虚轴负半轴D.实轴负半轴9.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具有(B)。A.实部为正B.实部为负C.虚部为正D.虚部为负1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系统的开环增益(B)。A.越大系统的动态特性越好B.越大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C.越大系统的阻尼越小D.越小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11.根轨迹是指开环系统某个参数由0变化到∞,(D)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A.开环零点B.开环极点C.闭环零点D.闭环极点12.闭环极点若为实数,则位于[s]平面实轴;若为复数,则共轭出现。所以根轨迹(A)。A.对称于实轴B.对称于虚轴C.位于左半[s]平面D.位于右半[s]平面word范文.1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则全根轨迹的分支数是(C)。A.1B.2C.3D.414.

4、已知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A.G(s)H(s)的极点B.G(s)H(s)的零点C.1+G(s)H(s)的极点D.1+G(s)H(s)的零点15.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根轨迹终止于(B)。A.G(s)H(s)的极点B.G(s)H(s)的零点C.1+G(s)H(s)的极点D.1+G(s)H(s)的零点线16.在设计系统时应使系统幅频特性L(ω)穿越0dB线的斜率为(A)。A.-20dB/decB.-40dB/decC.-60dB/decD.-80dB/dec17.当ω从−∞→+∞变化时惯性环

5、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B)。A.位于第一象限的半圆B.位于第四象限的半圆C.整圆D.不规则曲线18.设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下图所示(P为开环传递函数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其中闭环系统稳定的是(A)。(a)p=1(b)p=1(c)p=1(d)p=1A.图(a)B.图(b)C.图(c)D.图(d)19.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相角裕度为(C)。A.10°B.30°C.45°D.60°20.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D)。20-20ωL(dB)10A.B.C.D.2

6、1.各非线性系统的G(jω)曲线和-1/N(X)曲线下图中(a)、(b)、(c)、(d)所示,G(s)在右半平面无极点,试判断闭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的word范文.系统为(D)。jG(jω)0(a)vj0(b)v-1/N(X)G(jw)j0(c)vj0(d)vG(jw)-1/N(X)G(jω)-1/N(X)-1/N(X)ABA.图(a)B.图(b)C.图(c)D.图(d)22.当ω从−∞→+∞变化时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B)。A.位于第一象限的半圆B.位于第四象限的半圆C.整圆D.不规则曲线23.下列串联校正环节

7、中属于滞后校正的是(A)。A.B.C.D.24.下列环节中属于PI校正的是(C)。A.B.C.D.K(1+Ts)25.已知采样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C)。G1(s)G2(s)H(s)R(s)E(s)E*(s)E1(s)E1*(s)-C*(s)C(s)A.B.C.D.二、计算题126.系统结构图如图,求传递函数C(s)/R(s),E(s)/R(s)。R(s)C(s)-E(s)-两个回路,无互不word范文.则:对C(s)/R(s),前向通路有两条:;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

8、带入梅逊公式公式得:对E(s)/R(s),前向通路有两条:;有一不接触的回路:;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带入梅逊公式公式得:27.系统结构图如图,求传递函数C(s)/R(s),E(s)/R(s)。G2(s)G3(s)G1(s)-R(s)C(s)E(s)H(s)28.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RG1G2G3H2-H2-H1CG429.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