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

ID:5190718

大小:3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05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_第1页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_第2页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_第3页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_第4页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探析  摘要:文章通过环境行为学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从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居住社区入手,以社区中最能体现居民交往需求的公共活动中心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西安铁路局家属院实地考察,来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以此为在更大范围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环境行为学提供些许思路。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公共活动中心,社区,居民行为需求Abstract:Thearticle,accountingtotheideasandresearchmethodsof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y,andf

2、romthebeginningofthebasicfunctionalunitfromthecity-residentialareas,aimstoexplorethedesignofpublicactivitycenterbasedon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ybystudytheXi’anTieyongfang,andtoprovideafewideasinthewiderapplicationofurbanplanninganddesign.Keywords:Environmentbehaviorstudy,Pu

3、blicactivitycenter,Residentialareas,Behavioralneedsoftheresidents16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1引言——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环境行为学的必要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已不再局限于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落实,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安排和对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建构,在我国当前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正在向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正公平的公共政策转变;城市规划正在从以前的技术工具转变为政府管理城市、引导城市发展的政治手段。新的变化给我们如今进行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16作为

4、人群及其活动的载体,城市要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提供一个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马丘比丘宪章》中讲到:“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因此我们如今进行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城市中各种功能要素的空间落实,更要努力促进居民间的接触、交往乃至共鸣。杨·盖尔在其《交往与空间》中也提到,“正是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城市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使城市死气沉沉”,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环境行为学则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本文从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居住社区入手,以

5、社区中最能体现居民交往需求的公共活动中心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西安铁路局家属院实地考察,来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计,以此为在更大范围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环境行为学提供些许思路。2环境行为学概述环境行为学是探索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既是心理学、行为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它还广泛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工程学知识。环境行为学是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中的应用。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我们需要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系统为设计提供依据。其理论系统的内容包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人的行

6、为的研究;对于感知、认识和偏好的研究;通过设计来实现人与环境共生关系的建构。在环境行为学中,无论是相互作用论还是相互渗透论,都强调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是作用方式有所不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16(P,E),其中,B表示行为(Behavior),P表示个体(personality),E表示环境(environment)。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体P与环境E的函数,即行为随着个体需求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人的行为是自身的需求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行为是由人控制的,空间能诱发、促进或

7、阻碍人的行为;而空间又是由人设计产生的,所以行为与空间的关联是必然存在的。3社区中居民行为活动及其特征人的行为是对自身需求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需要有环境作为载体。在城市社区中,最能承载居民活动的空间环境即为公共活动中心,它是居民对环境认知和开展活动的动力根源。现代社区理论认为,要形成社区,就要有一个公共活动中心,没有中心,社区内部生活由于没有内聚力而呈现混沌状态。因此,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应着重强化其中心,我们研究社区中人群行为特征也从这里入手。3.1居民行为活动概况此次研究地点选择在西安太乙路东侧的铁路局家属院。此社区居民多为西安铁路职工,区内各

8、种配套设施完善,房屋多为50年代所建,年久失修。但正因为社区年代久远,居民长期居住生活在此,彼此认同,交往频繁,至此已形成一幅其乐融融,和谐美好的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