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

ID:51907256

大小:819.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18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_第1页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_第2页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_第3页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_第4页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1、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2、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课时分配:1,三个学时,2,三个学时重点: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概念难点: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金属切削过程是机械制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切削过程是指将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层,通过切削加工被刀具切除而形成切屑并获得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符合要求的零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刀具切削工件和工件材料抵抗切削的矛盾,从而产生一系列现象,如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以及有关刀具的磨损与刀具寿命、卷屑与断屑等。对这些

2、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的机理,探索和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从而主动地加以有效的控制,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总之,金属切削过程的优劣,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率与生产成本。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2.1金属切削层的变形一、切屑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见P19)1、切削变形  金属的切削过程与金属的挤压过程很相似。金属材料受到刀具的作用以后,开始产生弹性变形;虽着刀具继续切入,金属内部的应力、应变继续加大,当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并使金属晶格产生滑移;刀具再继续前进

3、,应力进而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便会产生挤裂。2、变形区的划分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塑性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过程就是切削层金属的变形过程。切削层的金属变形大致划分为三个变形区: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第二变形区(纤维化)、第三变形区(纤维化与加工硬化)。3、切屑的形成及变形特点(见P20)1)第一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切削层内产生的塑性变形区)金属的剪切滑移变形切削层受刀具的作用,经过第一变形区的塑性变形后形成切屑。切削层受刀具前刀面与切削刃的挤压作用,使近切削刃处的金属先产生弹性变形,继而塑性变形,并同时使金属晶格产生滑移。在下图中,切削层上

4、各点移动至AC线均开始滑移、离开AE线终止滑移,在沿切削宽度范围内,称AC是始滑移面,AE是终滑移面。AC、AE之间为第—变形区。由于切屑形成时应变速度很快、时间极短,故AC、AE面相距很近,一般约为0.02一0.2mm,所以常用AB滑移面来表示第—变形区,AB面亦称为剪切面。剪切面AB与切削速度Vc之间的夹角称为剪切角。作用力Fr与切削速度Vc之间的夹角ω称为作用角。   第一变形区就是形成切屑的变形区,其变形特点是切削层产生剪切滑移变形。2)第二变形区(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层产生的变形区)内金属的挤压磨擦变形   经过第一变形区后,形成的切屑要沿前

5、刀面方向排出,还必须克服刀具前刀面对切屑挤压而产生的摩擦力。此时将产生挤压摩擦变形。   应该指出,第一变形区与第二变形区是相互关联的。前刀面上的摩擦力大时,切屑排出不顺,挤压变形加剧,以致第一变形区的剪切滑移变形增大。3)第三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已加工表面内产生的变形区)金属的挤压磨擦变形   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和后刀面的挤压摩擦,造成纤维化和加工硬化。二、切削变形程度的度量方法1、相对滑移ε相对滑移ε是用来量度第1变形区滑移变形的程度。如右图,设切削层中A'B'线沿剪切面滑移至A"B"时的距离为△y,事实上△y很小,故可认为滑移是在剪切面

6、上进行,其滑移量为△s。则相对滑移ε表示为:1、变形系数∧h变形系数∧h是表示切屑的外形尺寸变化大小的一个参数。如右图所示,切屑经过剪切变形、又受到前刀面摩擦后,与切削层比较,它的长度缩短、厚度增加,这种切屑外形尺寸变化的变形现象称为切屑的收缩。变形系数∧h表示切屑收缩的程度,即从上图可知,剪切角变化对切屑收缩的影响,增大剪切面AB减短,切屑厚度hch减小,故∧h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从上面两个公式可知,剪切角与前角γ0是影响切削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增大前角γ0和剪切角,使相对滑移ε、变形系数∧h减小,则切削变形减小。   注意:由于切

7、削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切削变形除了产生滑移变形外,还有挤压、摩擦等作用,而ε值主要从剪切变形考虑;而∧h主要从塑性压缩方面分析。所以,ε与∧h都只能近似地表示切削变形程度。三、剪切角的确定剪切角是影响切削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若能预测剪切角的值,则对了解与控制切削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推荐了若干剪切角的计算式。其中,按最少能量原则来确定剪切角的计算式为:按最大剪应力的理论,求出剪切角计算式为:   从上面公式可看出:与γ0、β有关。增大前角γ0、减小摩擦角β,使剪切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这一规律已被普遍用于生产实践

8、中。   从上面公式也可看出:第2变形区产生的摩擦对第1变形区剪切变形的影响规律。四、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