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

ID:519158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_第1页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_第2页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_第3页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_第4页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  摘要:化学学习有赖于实验的操作与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操作上,只要不违反原则性错误,就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则为其创设必要的时空环境进而通过案例分析,从原理上探究,以方案设计为依据,让学生在做种学,在思考中做,从而把化学学得精,学得牢固。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实践实验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外,更要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依据一定的原理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并动手验证自己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重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对学生

2、实验设计的指导,通过探究式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设计原则1.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实验设计要关注学生自主进行设计,要彻底摒弃教师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传授式”做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探究性原则6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要让学生主动设计、实践,在探究中学习,去体验探究的乐趣。3.实践性原则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必须不“唱独角戏”,将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现实事物中来,如: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达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

3、中升华认识。4.和谐性原则实验设计的探究任务应该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探究情景应该既与学习任务的解决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相和谐,要创建一种“跳一跳,摘到桃”的情景。5.表现性原则由于原理选择、方案设计和探究实践是让学生来实施的,因此学生个体、小组在进行探究后,能够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探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再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可以或应该怎么做,每位学生都具有参与和表现的热情,教师则为其创设必要的时空环境。6.延缓评判原则6由于实验设计是一项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生既可能由于经验和方法的欠缺而提出一些不理想甚至错误的假设,又

4、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的但可以实施的方案,这时教师不应过早作出评判,而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其错误方案,通过“试错”而获得新知。二、案例分析下面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进行分析,重在阐述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便准确预测学生探究中可能出现的观点(正确或错误),并尽可能为学生可能产生的需要提供条件。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学生完成此实验方案设计的知识基础;②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得到创新发展的情景;③学生可能产生的判断、疑问和困难;④学生可能需要的

5、仪器和药品等。1.原理探究由于学生已经接触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关的化学反应,因此我们可以用列举这些反应开始本课题的探究,并以“问题式情景”逐步展开。探究(1):由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书写,部分学生板演。由学生书写并互相补充、点评,教师补评。问题(2):如果要求你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一瓶气体,你认为可以选择上述哪些反应,或者哪个反应不宜选择,除此之外还有哪个反应更适宜?6探究(2):学生在教师组织下,按以下流程进行理论探究:独立思考→协作讨论→表达交流→评价辩论→得出结论(教师必要指导提示),学生尝试得出结论,其他同学补充,直到形成以下认识:①不合适:因为

6、反应时氧气不充足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所以得到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使制取的气体不纯。②不合适:因为这个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在实验室不易实现。③可以,但不太理想:因为反应速度快,不易控制,收集时比较困难。问题(3):提供材料:化学家发现常温下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动画讲述以上事实),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你能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吗?如果将稀盐酸改成浓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可以呢?探究(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寻找最佳的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研究,通过交流,最后达成以下共识:氯化氢气体使

7、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如果用稀硫酸,其生成物中的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碳酸钙上,阻止反应进行,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合适,最后确认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2.方案设计6在对以上原理进行认真分析,明确了各种化学反应应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合理性和利弊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合理的反应原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了。问题(4):将学生分组,分别针对上述可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两个部分考虑,并明确以下要求:①写出所选择的试剂规格用量、选择的仪器规格及组装顺序;②说明选择依据。探究(4):教师组织学生按以下

8、流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注意控制好每段流程的时间:分组讨论设计→组间表达交流和对比→展示评价并完善→建立可行性方案。教师点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