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

ID:51959336

大小:7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0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_第1页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_第2页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_第3页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_第4页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第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金属材料分类1、黑色金属(1)、钢a、碳素钢b、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磁钢)}(2)、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2、有色金属(铝、铜、锡、铅、锌等及其合金)二、材料的力学性能1、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负载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2、塑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3、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洛氏硬度、布氏硬度)4、韧性

2、: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三、热处理分类1、普通热处理(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800~940℃),经过较长时间的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炉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正火:是退火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是正火加热温度高,冷却速度快(采用空气冷却)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但处理后的强度、硬度较高。(3)淬火:钢加热到硬顶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水、盐水或油等介质中冷却的一种处理工艺目的:提高钢的硬度

3、和耐磨性(4)回火: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保温时间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目的:保证钢的的高硬度和耐磨性。生产中把淬火后接着进行高温回火称调质处理2、表面热处理(1)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感应加热淬火)(2)化学热处理a、渗碳:将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放入渗碳介质中,通过加热和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目的:提高表面硬度b、渗氮: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并与钢中的某些元素形成氮化物(主要加工精密零件)。目的: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热硬性和疲劳强度c、液体碳氮共渗:钢表面同时渗入碳原子和氮

4、原子的过程目的:提高耐磨性和硬度d、发黑: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与基体牢固结合的薄膜。(膜式黑色、红棕色或蓝黑色)目的:金属起防锈作用;增加表面的美观光泽;减小工件中的内应力。第二章、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一、互换性:就是同一批零件中任意选一零件,不需要任何加工和修配,就能装配到所需的部件或机器上去,并能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二、配合与基准制1、配合:基本尺寸、相互结合的孔或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2、配合的种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3、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三、形状与位置公差四、粗糙度第三章、钳工基础

5、知识一、常用量具、仪器和检测工具的使用1、游标卡尺2、千分尺3、百分表二、钳工基本加工方法1、攻螺纹、套螺纹的工艺要点(1)、螺纹的分类(普通螺纹M、管螺纹G或Rp、梯形螺纹Tr、锯齿螺纹S)(2)螺纹的要素与代号(牙型、公称直径:大径、螺距、导程:旋转一周,该点沿轴向移动的距离、线数、旋向、公差)2、攻螺纹的工艺要点(1)、合理选择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l加工钢或塑性较大的工件时:钻头直径D=螺纹公称直径d-螺距Pl加工铸铁和塑性较小的工件时:钻头直径D=螺纹公称直径d-1.1X螺距Pl钻孔后,孔口必须倒

6、角,倒角直径略大于螺纹直径,这样有利于丝锥切入。(2)、用丝锥切削螺纹时,应保证丝锥中心线与螺孔端面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度。(3)、攻盲孔螺纹时,应注意:a、钻孔深度=所需螺孔深度+0.7X螺纹大径b、防止丝锥到底了,还继续往下攻,造成丝锥折断。c、注意清理孔内切屑,防止切屑阻塞造成丝锥折断。(4)、攻韧性材料螺纹时,应加入合适的切削液,以减少切削阻力及表面粗糙度,延长丝锥寿命。(5)、攻螺纹时必须以头锥、二锥、三锥顺序进行。保持两手均衡用力。3、套螺纹的工艺要点(1)、圆杆直径的确定:圆杆直径D

7、=螺纹公称直径d-0.13X螺距P(圆端需倒角)(2)、套螺纹保持板牙端面与圆杆轴线垂直,以免出现啃牙现象。(3)、套螺纹时需加切削液,一般用浓的乳化液或机械油4、从螺孔中取出折断丝锥的基本方法(1)、用钳子取出(2)、用振动法取出:冲头正反轻轻敲打丝锥。(3)、焊接法(4)电火花第四章、典型零件的装配工艺一、螺钉、螺母的装配要点1、做好被联接件和联接件的清洁工作,螺钉拧入时,螺纹部分可涂上润滑油(高温环境使用:可涂上高温防卡剂)。2、装配时要按一定的拧紧力拧紧,用大扳手拧小螺钉时特别要注意用力,不要过

8、大。3、螺杆不产生弯曲变形,螺钉头部、螺母底面与连接件接触良好。4、被联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联接牢固。5、成组螺钉或螺母拧紧时,应根据联接件的形状、紧固件的分布情况,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2~3次)拧紧。6、联接件在工作中有振动或冲击时,为了防止松动,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松装置。(1)、摩擦力防松法(如:弹簧垫片、双螺母等)(2)、机械防松法(如:开口销与带螺母防松、圆螺母止动圈防松、串联钢丝防松等)(3)、永久防松(破坏螺纹、焊接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