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

ID:51975005

大小:4.93 MB

页数:119页

时间:2020-03-26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_第1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_第2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_第3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_第4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刷色彩学课件 08-印刷色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印刷色彩8.1油墨的颜色印刷油墨是通过所使用的颜料和染料来表现颜色。原色油墨:通过减色法混合再现各种颜色专色油墨:按照油墨本身的颜色去表达颜色。8.1.1原色油墨的光谱反射曲线三原色油墨的性质:与所用分色片互补;着色力和透明度好;耐光耐酸;转印性好。8.1.2油墨性质对颜色的影响膜层的光学性质来描述膜层状态、品质及相应感观效果。光学性质包括:膜层光泽、透明性、色彩特征。光学性质决定于反射、透射、吸收。光泽决定于镜面反射能力;透明度取决于透射能力;颜色取决于对各种光谱的吸收比例8.1.3原色油墨颜色的评价指标颜料本身的有害吸收,使得墨色偏离理想状态。1.色强度:彩色密度计测量的3个密度中

2、最高的一个密度值。(即主密度)它决定了油墨颜色的饱和度,也影响着套印的间色和复色色相的准确性和中性是否能够达到平衡。一般工艺条件下要求:黄墨DYB:1.00~1.10品红墨DMG:1.30~1.40青墨DCR:1.4~1.50黑墨DBK:1.5~1.602.色相误差:描述颜色偏差。由于油墨的颜色不纯,使得对光谱的选择吸收不良,产生不应有密度,从而造成色相误差。用三个密度中的中间密度与低密度的差值与高密度与低密度差值的比值来表示。色相误差=(D中-D低)/(D高-D低)*100%3.灰度:不应吸收区域的最小密度与应吸收区域的最大密度之比。灰度=D低/D高*100%灰度对油墨的饱和度影响很大,灰

3、度越小,油墨的饱和度越高。4。色效率:指颜色对光的正确吸收与不正确吸收的百分比。色效率=1-(D低+D中)/(2×D高)×100%色偏灰度色效率Y4%2.7%95%M36%11.7%72%C33%11.4%74%DGBR40050060070000.41.01.2基本色相色相误差DCB低DCG中DCR高青墨DGBR40050060070000.41.01.2基本色相色相误差DMR低DMB中DMG高DGBR40050060070000.41.01.2基本色相色相误差DYR低DYG中DYB高品红墨黄墨8.1.4GATF色轮图GATF色轮图是以油墨的色相误差和灰度两个参量作为坐标,圆周分为六个等分

4、:三原色Y,M,C和三间色G、R、B,圆周上的数字表示色相误差,从圆心向圆周半径方向是灰度等级,分为10格,每格代表10%,最外层圆周上灰度为0(饱和度最高为100%),圆心上灰度为100%(消色,饱和度最低,等于0)。8.2印刷分色原理颜色复制系统按功能分为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两个阶段。颜色分解使原稿组合的色彩分解为原色,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CMY印版。颜色合成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原理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现的两个条件: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原稿印刷品?原稿青分色阳片品红分色阳片黄分色阳片(1)颜色分解颜色分解的

5、方法:滤色片R滤色片—C阴片G滤色片—M阴片B滤色片—Y阴片根据减色法原理,用RGB三滤色片对原稿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如何进行颜色分解?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种原色光滤色片入射光透射光Y印版原稿滤色片Y阴片Y阳片着墨印刷品MC印刷品(2)颜色合成颜色合成的方法:图:印刷品网点叠印效果示意图分色阴片转拷成阳片进行晒版后,印刷时分别用各自的CMY三原色油墨着墨,在纸张上逐一叠加,再现原稿彩色。故:印刷品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叠印再现原稿彩色。所以彩色复制原理: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彩色原稿分色信息晒版底片印版彩色印刷品2.

6、理想模型:用C、M、Y三色油墨再现彩色图像实际生产:由于油墨、滤色片等材料不理想,需要另外加一个黑版但是1.过去:照像制版、电子分色制版现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DTP)均以颜色分解和合成原理为依据,但实现方法不同(3)分色误差滤色片滤色性能造成的分色误差感光材料感光性造成的分色误差光源造成的分色误差屏幕呈像造成的分色误差扫描仪的光电性能造成的分色误差颜色的校正8.3网点与彩色印刷8.3.1网点8.3.1网点1、定义:组成网点图像的像素,通过面积或墨量变化再现原稿浓淡层次。2、网点的作用网点是表现半色调图像的最基本单元(并非最小单元)担负着组织图像层次、轮廓、色彩的作用网点是制版中转移原稿

7、阶调的基础8.3.2网点及其作用3、为什么要采用网点?如果用未加网的连续调底片晒版,印版上中间调部分的感光层得不到足够的光量,导致感光层硬化不足,图像建立不起来;凸版和平版不能通过墨层厚度的变化来体现浓淡层次的变化。4、为什么能采用网点?视觉特性一:在明视距离下,任何距离小于7.3*10-2mm的两个点人眼均看为一个点,可以用一定数量相同黑度的墨点来再现连续调。视觉特性二:在一个单位面积内,若有一定数量的小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