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生产中施氮方式概述.pdf

国内玉米生产中施氮方式概述.pdf

ID:52006147

大小:140.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国内玉米生产中施氮方式概述.pdf_第1页
国内玉米生产中施氮方式概述.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国内玉米生产中施氮方式概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项报告l科研.it'AGRICULTURALINFORMATIONI圆内玉米生产巾施氮方式概谜李雪霏(长春市农业学校,长春130504)摘要:发展玉米生产主要在于科学合理的施肥。玉米对氮肥比较敏感,施氮以后可以明显增加产量。因此,氮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如何通过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来进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玉米氮肥产量1玉米生产现状偏紧乃至产不足需的格局1.1世界玉米生产现状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对玉米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有举

2、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地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是重要的粮食作区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在玉米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达到全国总量的1,3左右我国玉米世界三大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总产量占全球主要粮食种植面积达0.24亿hm2(3.6亿亩),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作物总产量的87.15%,高达19_36亿t。2001年以来,玉农田能达到旱涝保收.有效灌溉面积也仅占20%。尤其是米的总产量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全球第一大作物.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基本无灌溉设施.农业机

3、械化程度近几年全球玉米产量均在7亿t左右f1]低,抗灾能力弱,玉米单产年际波动大.在生产上还普遍1.2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存在着田间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玉米单产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的和品质的提高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最大程常年播种面积为2333万2533万hm2.总产量达1.18亿度的提高玉米产量,高产栽培是永恒的课题嗍。因此,t,已跃居为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21。玉米已成研究玉米高产栽培对指导实践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军2003~2006年玉米总产量的增2氮肥在玉米生产中

4、的重要作用加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位居各大粮食作物之首.达2.1适宜的施氮方式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到44.4%。2008年玉米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发展玉米生产主要在于科学合理的施肥而氮肥是30.3%.为15183万t.这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由于氮素是蛋白质(酶)及要的战略意义l3l。因此发展玉米生产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对植物器官建成、根冠发发展,增强国民经济当今发达国家的玉米生产已逐育、光合作用、碳氮关系及源库关系等有全面的影响【91。渐转为以饲料生产为主要目的.目前全球

5、玉米的70%左因此,选择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是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右被用作动物的饲料食用[51。2007年.我国玉米用于饲减少成本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施氮量相同,施料加工和深加工的总消耗量约1-34亿t.比2000年增长氮比例及施氮时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采用分期39.6%,年均增长4.9%。目前,我国玉米供求基本平衡。施肥法可以实现氮肥高效利用由于玉米吐丝期的前2但随着加工业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玉米供求关系由基周至吐丝后2~3周是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本平衡略有结余向供求偏紧态势转变国内供求将呈现此该阶段缺

6、氮会使叶面积指数显著下降.同时降低了玉中国农业信息,2014.101_3科研.生产米的光合速率和吐丝期同化物的积累量.减少其向穗库米生长发育对氮素的需求,又可以获得最大产量。的分配率,从而增加子粒败育率,使穗粒数减少,产量因此.少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是比较适下降玉米在拔节期以前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少.因此施入宜的施氮方式.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运用此种氮肥施用过多的氮素反而会导致NO3--N的淋失,造成资源浪费。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而为获得高产基肥低氮处理能有效防止玉米发生倒伏现象.使单位土奠定基础地面积的株

7、数增加.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光合产物到子粒参考文献的转移率,使秃尖长减小,千粒重、穗粒数和总穗数增【1】赵久然,王荣焕,史洁慧,等.国内外玉米动态及展望.作加,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与此相反,玉米生育前期氮物杂志,2008,5:5~9肥用量过多.则增加了发生倒伏的危险.在相同时期收【2】赵久然.抓住机遇,振兴玉米栽培学科,为提高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做贡献.玉米科学,2004,12(1):lO3~105获时由于植株贪青晚熟.而造成千粒重下降.对产量的【3】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等.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提高不利㈣夏来坤⋯】研究了不

8、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玉米科学,2009,17(6):82~87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影响的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增【4】孙本口,郭新平,曾苏明,等.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加玉米的子粒产量和穗粒数.其中以玉米3叶展期施氮策.玉米科学,2003,专刊:32~33结合12展叶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