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

ID:52010350

大小:328.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1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_第1页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_第2页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_第3页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_第4页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第3期青少年思想道德与素质发展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陈敏(曲阜师范大学政治-9公共管理学院)摘要: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受到严重冲击,当代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难以纠错性等特点,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影响的基础上,从树立阵地意识、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走向以及关注青年网络需求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形式下利用网络舆情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词:网络舆情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网络成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的信息载体,也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建立与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意见和建议,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网络舆情在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与冲击。重视网络舆情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积极探究在网络舆情这一新领域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其特殊性舆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是指人

3、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方式针对特定社会现象所表达的价值判断,是人们关于特定社会现象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的综合表现。舆情产生于人类个体,但最终汇集为群体(民族、国家、社会组织等)共同思想或文化认同;舆情一旦形成,会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有力塑造或影响社会生活。古今中外的执政者无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舆情动态。中国具有特别关注社会舆情的文化传统,早在《国语·周语上》中便记载了2000多年前的周厉王杀人止谤结果反被国人驱逐的故事。舆情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古代社会主要通过传统的集会、交谈等口耳相传方

4、式,而在现代社会,除了传统方式之外,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专业大众媒体则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影响力最大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最主要形式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收稿日期:2014—4-1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课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

5、践行机制研究》。本文是该课题的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陈敏,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94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实现意见交互,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

6、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4.难以纠错性,网络信息一旦发布,会在很短的时间被广为传播,人们很容易接受信息,但很少能够也很少愿意去查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这样,虚假负面信息一旦发布就很难纠错。与国外相比,我国网络舆情还存在以下两个特殊情况:一是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致使大量鱼目混珠的外来思想文化往往以新事物的形象得到人们的追逐和吹捧,在不能辨别良莠、善恶的情况下,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必然遭受负面冲击,甚至缺失核心和主流地位。

7、二是既有社会管理机制还很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新变化,不少社会管理者对社会舆情的出现和发展还习惯于采取传统的回避或堵塞办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构筑起一个又一个“堰塞湖”,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所带来了的分配结构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财富占有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联系多样化以及由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大分化等等新问题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更凸显了我国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构建积极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二、当前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分析青年群体是当前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世界观、人生

8、观和价值观都在走向成熟期,人生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和塑造。这一特点既是我们进行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人生阶段,也是负面思想影响渗透的最佳人生阶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主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群体受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联系多样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一)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