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

ID:52013748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歇马镇中心学校张德胜教学目标知识和和能力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

2、发展过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2.分组讨论:通过分组,使组与组之间在学习方面展开竞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3.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历史小剧本。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奴隶悲惨生活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透过奴隶的悲惨生活这种历史现象观察出奴隶的悲惨命运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得出“灿烂

3、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广大的奴隶所创造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教学方法分组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

4、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多媒体演示)司母戊鼎图片。教师针对图片提问:同学们,我们看的图片是什么?它有多高呢?多长呢?多重呢?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的内容。教师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呀?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教师引导:刚才,我给大家讲了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突出表现在青铜器制作工艺上。现在请大

5、家很快的浏览一下课文小标题,想一想青铜文明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还表现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教学过程分组导学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第一大组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目的内容;第二大组阅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一目内容。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屏幕上给出的问题。(多媒体展示)第一大组问题1. 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2. 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3. 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第二大组问题1. 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2. 畜牧业发展的表现?教师过渡:现在我们看第一大组的同学如何解答

6、第一大组问题。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特点之二:工艺精美(多媒体展示)青铜农具:铜铲(商)、铜(西周)青铜兵器:玉援铜内戈(商)、铜剑(西周)青铜用具:铜爵(商)、铜镜(商)   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并简介图片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

7、点?分布怎样?特点之四:分布广泛。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教师引导好学生并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教师分组时,可使第一大组人数稍多一些。问题可逐一快速跳入,以便引起同学们注意。教师应强调当第一大组同学回答问题时,第二大组同学边看书,边思考第一大组问题。同理,当第二大组同学解答第二大组问题时,第一大组同学要思考解答第二大组问题。学生看书5

8、分钟,每一小组讨论2分钟。学生纷纷举手,第一大组1、2两小题很快答出。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不失时机进行表扬。教师在学生回答好2小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一脉相承,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农业发展表现:畜牧业发展表现:1. 品种繁多:马、狗、牛猪等2. 牲畜圈养3. 牧场放养(规模大)教师过渡: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