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

ID:52024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1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_第1页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_第2页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_第3页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工程事故分析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工程事故分析砼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随着近年工程建设的逐步扩大,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工程砼结构中出现裂缝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就引起业主和各方主体的关注,不过,砼裂缝大部分是能够通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解决的。本文重点对砼裂缝产生与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一、钢筋砼裂缝的成因  (一)材料方面  有些裂缝是由于材料本身原因而引发的,水泥水化热过高,安定性差,砂石、骨料含有害杂质,外加剂使用不当等都有可能导致裂缝产生。  (二)地基方面  建筑物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砼结构内部产生很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构件中的拉力时,必

2、然产生裂缝。  (三)设计方面  有时局部构造处理不当,结构设计考虑不周,主次梁交合处未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很容易导致该部位构件裂缝的产生。  (四)结构荷载方面  结构因承受荷载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施工中或使用中都有可能出现。承重模板过早拆除、施工荷载过大、构件集中堆放都有可能产生裂缝。一般早期微裂缝不易被发现,规范规定有些构件是允许出现宽度不大于0.3mm的裂缝,但对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以及不允许出现的构件出现裂缝,则属于有害裂缝,必须认真分析,规范处理。  (五)温度应力方面  砼与其他一般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能,当受外界环境温度

3、变化时、构件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在构件中受到约束力不能自由变形时,构件内部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常见的结构连接处、变截面处、大体积砼表面裂缝。  (六)徐变变形方面  构件在内应力作用下,除瞬间弹性变形外,其变形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徐变变形。由于构件在徐变变形作用下,其长期变形值也会增加,因变形量加大使受拉区砼产生拉动,从而导致裂缝出现。  (七)施工方面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原因很多。如养护不周、水灰比过大、外加剂掺和量过大、振捣不实、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随意设置施工缝且不按规范处理、冬季施工未采取有效措施等等

4、。  (八)化学反应方面  砼硬化后,发生体积不均匀变化时,由于其内部变形不协调,导致砼产生拉动,使砼开裂。影响因素有水泥安定性不良、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作用等。    二、砼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一)材料方面  1、水泥: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尽可能选用水化热低、强度高的水泥,杜绝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骨料选用级配合理、无碱性反应,含泥量和有害物质不超过规定范围。  3、控制好外掺料的剂量,对超长建筑也可加入微膨胀剂,以改善砼的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控制砂率,减少收缩。  (二)设计和构造方面  1、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单,减少建筑的凸凹部位,

5、避免收缩应力集中,同时要控制建筑的长高比,增强其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正确设置变形缝。变形缝设置要合理,位置和宽度要适当,避免因收缩、沉降、温度引起应力的积累和集中。  3、砖混结构底层窗台应采用加筋砌体,对于洞口较宽的窗口,最好在窗台下设置一道钢筋砼梁,防止该窗台因地基下沉而产生竖向裂缝。  4、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适当。有些构件中也可适当提高配筋率,减小钢筋直筋的间距,提高抗裂能力。如楼层现浇面板,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设置构造筋,也可设置两层抗裂钢筋以及合理设置负弯矩筋等,主梁在应力集中处宜加设抗剪钢筋。  (三)施工方面  1、加

6、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异常地基处理应谨慎,使其处理后的承载力与本工程正常的承载力相同或相近。  2、施工时对模板的周转时间、次数、套数加以控制。  3、合理设置后浇带,对较长的墙、板、基础等结构和主楼与裙房之间高低层错落处,均应设置后浇带。  4、加强对砼的早期养护,以减少砼的收缩变形。  5、大体积砼施工应做好温度测控工作,采取有效保温措施,保证构件内外温差不超过规定数值。  6、钢筋绑扎位置要正确,保护层厚度要准确,防止负筋、面层钢筋被踩踏,钢筋需代换时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做到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监理到位,各方主体齐抓共管,把砼裂缝控

7、制在萌芽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