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

ID:52028061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1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_第1页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_第2页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_第3页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无题》(李商隐)建始县实验中学曾传华【教材分析】该诗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本诗是李商隐名作,也是唐诗名作。李商隐的吟咏内心感情的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该诗咏忠贞的爱情,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读之荡气回肠。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课外古诗词背诵,重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并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八(1)班现有学生56人,语文基础较好,对古诗词学习兴趣较浓,不少同学会诵读,会品味

2、,也会自觉积累。但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鉴赏能力的限制,对诗歌的美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能赏析名句和品味诗歌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

3、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2、熟练背诵全诗。【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常用什么来赞美

4、老师?为什么用它赞美老师呢?(预设“春蚕”“蜡炬”)知道它的出处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无题》屏显:《无题》李商隐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李商隐这个诗人我们并不陌生,前面我们学习过他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哪位同学把这首诗给大家诵读一下?能不能也把作者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屏显:  1.走近作者: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

5、作郑笺”之叹。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2.牛李党争与李商隐: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

6、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令狐绹后官居高位,李商隐的仕途短暂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很特别,诗的题目叫《无题》,字面意思就是“没有题目”。“没有题目”为什么还要用“无题”二字加以提醒呢?是不是有别的什么用意呢?这些疑问我们先放到一边——存疑,读完诗歌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7、。三、美读诗歌1.自由朗读2.划分节奏、标出押韵的字。七言律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怎样划分的?——223屏显: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指名朗读,评价。4.朗读欣赏。屏显朗读视屏。5.放声诵读。四、析读诗歌1.请同学们对照注视,弄清诗歌的字面意思。屏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东风:春

8、风。残:凋零。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始:才。.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