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

ID:52048053

大小:2.4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31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_第1页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_第2页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_第3页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_第4页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概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胡茵概论第一,关于思维问题。1、设计基础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模式?2、思维方法是怎样的?我们主张,设计需要设计思维模式,设计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是求新求异的原创思维模式。我们主张的思维方法是多元的思维方法,是灵活而且综合的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进行思维训练。概论第二,关于造型技能的训练问题。过去造型技能只是提高三维表现力的训练,现在以思维训练、设计速写、图形训练为主的造型技能训练,将重心放到思维训练和对人的关注。第三,关于设计表现技能训练问题。设计表现是表达设计思想的重要环节,没有好的表现力,再好的设计思想也难表达出来

2、。设计是以鲜明的形象,新颖的形式感来表达的,可以通过摄影、模型、录音、拼贴、复印、篆刻、印染、虚拟实现、多媒体等技能手段来表达。简而言之,只要表达设计思想,什么样的技发都可以使用。日本君岛一郎的服装设计《印度之旅》印度之旅——包头、纱丽、服装华丽、白色、沐浴、宗教、串珠将印度浓郁的地域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皇城老妈设计概念:演绎传统滋味设计概念的来源:浓郁的四川民俗和人文风貌,秉承“川人川味,蜀地蜀风”的文化取向。反映设计概念的形象:民间的旧格窗,断墙所组成的千家万户立面墙,皇城坝铜人,三星堆文物,木刻版画,砖雕等。概论0.1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0.2设计思维与造型0.3

3、眼、脑、手的训练0.1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设计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设计任务,积极能动的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种高级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在设计创造力中,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创新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造的关键,创新能力是创造的保证。0.1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要培养设计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其形成认真观察、体悟、研究、探索、敢于突破传统、用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创新思维,是指通过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思维训练方法,形成创新思维的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培养思维综合能力,包括独立思维能力、

4、实践能力、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0.1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设计创造力是完成设计创造所需的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事物特殊品质的能力,综合概括各种资料的能力、提炼设计概念的能力,塑造形体表达创意、完成设计作品的能力,与人沟通、综合管理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获得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美国广告大师奥斯本说过:“创造力每个人都拥有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只有少数人学会了去应用它。有的人还能没有形成创造的意识、创造力被深深埋藏在自己心中。”0.1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培养设计创造力,要树立强烈的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设计的智慧之处是创意所传达的新颖独特的

5、想法,没有非凡的创意意识是做不到的;要在知识的获取上,关注思维过程,培养获取知识应用的能力;0.2设计思维与造型在设计造型基础中,思维与造型密切相关,思维是造型的前导,造型是思维的过程。0.3眼、脑、手的训练对眼的训练,体现在要学会观察,培养眼睛的观察力,达到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判断信息能力的提高。1)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对眼的训练要体现在对事物的观察上,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细节,发现带有生活本质特性的细节形象。锻炼提炼形象的能力,捕捉能代表社会生活本质细节形象。0.3眼、脑、

6、手的训练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智力是个整体,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所组成,它是认识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在创造性的思考中,把思考与图形创造结合起来,让图形充满智慧的火花。0.3眼、脑、手的训练3)提倡团队合作在合作中激发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能者为师,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能沟通、善合作、富有团队精神的设计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