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doc

《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doc

ID:52056446

大小:4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doc_第1页
《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溶液的形成2》导学反馈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其原因。2.知道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其原因。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二、导学自主学习一:(复习)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前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自主学习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情景体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继续探究溶解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探究实验四]NaCl,NaOH,NH4NO3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烧杯编号(1)NaCl+水(2)N

2、aOH+水(3)NH4NO3+水实验现象结论[讨论交流](自学课本31页)1、为什么物质溶解过程中有吸热和放热现象?2、讨论题。右图试管发生如下反应,完全反应后,A、CaO+H2OB、NH4NO3+H2OC、NaCl+H2OD、NaOH+H2O右边液面上升是,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右边液面下降是,两边页面不变的是。[归纳展示]物质溶解过程中有和现象。自主学习三:乳浊液和乳化现象情景体验:家里吃完饭的碗,怎样将其洗净?把液体倒掉后是否干净加洗涤剂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植物油阅读课本29页到30页家用洗涤剂可洗

3、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性物质,两者的原理分别是。本质区别是:[归纳展示]1.乳浊液定义: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三、反馈1.家用洗涤剂可洗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性物质,两者的原理是()。A.前者为油能溶于洗涤剂中,后者为汽油能乳化油性物质B.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C.前后都是溶解原理D.前后都是乳化原理2.向右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固体硝酸铵,完全溶解后,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是()。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C.无变化D.无法判断3.在溶

4、解时,扩散过程热量,水合过程热量。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四、巩固除了用温度计,还有其它方法吗?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