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

ID:52059505

大小:110.6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2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IL_.口同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李宗桧■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辽源136200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更多地体现在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上。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未来50年内,建筑业将仍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发展已带动了其

2、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建筑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且大多数文化层次较低,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筑业还具有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形状不规则等特点,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房点多面广,预防难度大。在建筑施工中的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国家造成了大量不必要损失。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引发事故的安全问题,即高层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研究。1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1.1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

3、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一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

4、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人0.5ml~10m/沙石等。1.2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l,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2建筑裂缝的控制从我国的《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3.3.4

5、看出,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rmn,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从“放”“抗”谈谈施工措施。“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

6、变·86·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抗”的措施: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实践经验表明,每111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1oc。高层混凝士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宣掺入外加剂。当然掺入外加剂后,要预计对早期强度的影响程度。据此可提请设计科研部门予以探讨和评定。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40mm碎石,比用5—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8K/m3降低水泥用量

7、15kg/m3;用M=2.8的中粗砂比用M=2.3的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25kg/J】13。③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

8、面、中问、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宣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