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doc

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doc

ID:52065324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doc_第1页
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基础阶段。说到作文,许多家长孩子为此头疼,教师们也是怨声满天。作文本来是五味具全的东西,如今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孩子消极作文的心理。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之间,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求教于同仁。一、勇当“伯乐”,善于发现金子。1.降低要求教师为培养作文尖子生,往往拔高要求。其实,评价作文应以大纲为准绳,同时估计每个孩子作文能力发展的现状。如果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只有二年级的写作的水平,有依稀写了一段话,句子大致通顺,就要加以表扬鼓励,因为他在最近发展区域

2、上跨出了一步。2.小处着手。教师有了这种意识,就回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善于在茫茫沙海中发现金子。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个词用得好,或一句话写得好,或引用恰当,就要各于表扬,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挺有趣的。二、甘为“琴师”,善于拨动心弦。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要在有表达欲的基础上起步。因此,训练中的“话题”“文题”要能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表达欲,每次训练须像静潭投石那样,激起层层波澜,开拓学生的思路,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训练在宽阔的空间、活跃的气氛中进行。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

3、先体会,再作文,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教写留言条时,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写好一则留言条:402班同学:我因有急事出去,如果上课时还不来,请大家自学“留言条”(习作训练)一课。班主任:王老师5月12日上课铃响以后,学生看到这张留言条,都开始自学。五分钟后,教师进教师,问学生:“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一张留言条。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怎样写留言条呢?”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老师是有意写一张留言条引出这堂课的。接着,让学生自己写留言条。教师通过创设“老师不在、学生自学”这么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学懂留言

4、条,学生觉得很有趣,很新鲜,很快就知道了留言条的写法,并能在生活中运用。2.组织活动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即或思维,促使学生想把的游戏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一次在班中做一个传话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先请一位同学上来,老师悄悄告诉他传话的内容,让他把这句话悄悄地传给另一个同学,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结果与第一个同学的传话内容大相径庭,学生哄堂大笑,彼此责怪。教师问:“你们想把这件事告诉谁呢?”有一个学生说:“我想把这件事说给所有的小朋友听。”“那你怎么去告诉他们呢?”“可以写作文,登上报纸。”“

5、可以写信。”……教师趁着学生的兴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小朋友,有写《一堂有趣的语文课》,也有写《传言不可相信》《话说传言》《传言可靠吗?》,题材各异,各显神通。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三、乐做“公仆”,善于排优解难。学生学习写作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引导,给他们吃“定心丸”。学生不能做到“笔下如有神”,关键在于“内存”太少。平时,要帮助学生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此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

6、联系。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10分钟读报、30分钟看课外书,并勤于记录,建立一个材料仓库,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日后查找。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句段,学生的笔尖定会生出许多鲜花。四、勤做“推销”,善于推波助澜。学生有时回骄傲自满,或不思进取。教师如何在学生成绩后作好这推波助澜的工作呢?一旦学生稍有进步,教师就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并及时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有一种荣誉感,看到自己的“光明前景”。这种乐观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协作是大有裨益的。再者,让其他学生多看他的作文,实质上也是一种督促,推动他再创佳

7、作。可以出“班级作文选”,把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汇集成册,人手一册,那到家里让家长、亲友欣赏。也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开一个“某某个人作文展”“第1组作文展”等。还可以在墙上开辟一块地方,每次习作后,让学生把自认为满意的作文贴在墙上,使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他们寄给报刊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登在报刊上时,那喜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积极的心理因素可促使学生乐写,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习作水平。让我们的孩子在写作之路上走得轻松些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