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

ID:52067537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2015年1月10日)本次试卷主要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涵盖了我们二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就知识点而言,它包含了乘除法含义的理解、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等。就计算而言,它考察了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以及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适当的穿插了乘加、乘减,另外还考察了加减乘除的竖式计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考试是对学生的检测,也是对我们教师工作得失的总结,下面是对我们学区本次考试卷面的一个简要分析:(一)命题思路及试卷特点本次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从卷面看

2、,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二)考试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1、调研考试成绩抽样统计表:7总人数总得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25376080.842496%1246%(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0分以上的

3、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3、试卷问题分析第一题,填空,第1、2、3、4、5、8、9、10这几个小题几乎没错的,第6小题有两个错的,这道题问的是两天大约写(  )个,有两个同学看成两天写(  )个,没有看清大约,直接算了。第7小题失分较多,左图是从镜子里看到的时间,请你写出是( )时(  )分。大多数同学对镜面对称的特点上下不变,左右相反,掌握较熟,但时针用左右相反的方法画到左边,大约指向了3,所以写成3时30分或2时30分,其实时针左右相反的同时,表盘上的数字9和3也要相互换位置才对呢,应是9时30分。出现这种错误和我平时讲

4、这样的题不到位有关。我平时讲类似题是这样的:我在黑板上演示镜子里的表时,由于12个数字都要反写,所以我干脆就没写过数字,导致同学们缺乏深层思维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当时我不写数字,问一下:老师为什么不写数字呀?(都反着,不好写)那么表盘上的1在镜子里应在什么位置?3呢?7呢?9呢?这样在同学们头脑中呈现镜子里完整的表盘,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错误了。第二题,我是小法官。第1、5、6小题得分率100%,第2、3、4、小题失分较多。7第2小题左边图形中有两个直角,应打错,因为上面那个角也是直角,可有的同学光凭直觉进行判断,并没有亲自用三角板

5、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实践出真知”永远是一个真理,学生在过程体验上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还存在着武断、专制的教学行为。如果我们老师课堂上经常会拿起三角板去比一比,同时告诉学生也应该这样,那么凭直觉去判断的就少了,看来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要看老师的功力。第3小题如图铅笔长8厘米。本题考察学生要看清测量起点不在0刻度时,怎样判断物体的长度。我相信对这一点同学们掌握的会很好,只是图上铅笔实际的长是7.6厘米,本册内容涉及到测量线段有多长,可有时结果往往不都是整数,我告诉学生这时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数,所以

6、一部分学生就打了对。对于我们知道如果打对应该叙述为铅笔长大约是8厘米,可才二年级的孩子不会考虑那么全面的,所以这道题是老师起了误导作用。第4小题统计图中一个小格可表示1,也可表示2,也可表示更大的数。应打对,可是一格代表1或2在学生心里扎根太深,而能代表更大的数只是初次新授课时提到过,一部分学生概念模糊,以致遗忘。可如果老师在讲这一点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而是举例说明,学生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的。如:在统计图中一格可表示1,也可表示2,也可表示5,也可表示10,也可表示更大的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己确定一格表示几,如果说我们的收入

7、,就会是特别大的数这时1格可表示1000,甚至10000等。7第三题,看图写算式。失分原因是数数数错,看来还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试指导,数数问题从不同角度多数几遍,每遍数得都一样,说明数对了,或者做完一道题,都要回头检验一下。第四题,认真计算。计算分两部分考察学生,一口算,二竖式计算。口算题中的那个进位加法错误率较高,但总的来说学生全对的还是大多数,只有个别学生有错。竖式计算中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错误较高。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指导,并进行强化训练,并且要加强错题原因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经验

8、,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正确的计算。第五题,动手、动脑。第2小题全对,第1小题有两个错的,他们都是先画了一个直角,又画了一个比直角小的角,我认真分析其原因,是没有认真读要求,也许是要求中直角和小中间多一个空格的原因,但怎么说多读几遍,也能理解到是只让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