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

ID:52077106

大小:258.3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1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_第1页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_第2页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_第3页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_第4页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处处留心皆学问》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处处留心皆学问准备区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翻开名人传记,不难发现,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优良的观察力。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是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经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摆的定时定律。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衷于观察动植物,坚持二十年记观察日记,写出《物种起源》。英国发明家瓦特正是从对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观察中琢磨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而由此带来一场深刻的资本主义

2、工业革命。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幼年时就细致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花草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是由于这种观察细致的严谨作风,使他得以纠正古代药草书中的很多谬误,写出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总喜欢对各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而且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经过仔细观察,抓住了那些在别人眼中“稍纵即逝的事物”,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故事吗?请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1、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射线”后,引起了

3、她的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她决心闯进这个领域。在经过几万次的观察、实验、提炼,终于得到了镭元素。2、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1922年弗莱明从某种植物和动物分泌液中发现一种能杀灭细菌的物质,称之为溶菌酶。1928年又发现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中,被青霉菌污染的周围无葡萄球菌菌落,显示青霉菌能分泌一种杀灭葡萄球菌或防止其生长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它的治疗价值并得到肯定。■看了这些科学家发现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收获?你现在对观察力有什么新的理解?通过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的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多听、多看,锻炼感官、积累感性知识,是观察力得以发展的前提。真正的有效观

4、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靠自己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去感知,并且只有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观察;而这种观察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良好的观察力。实践区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以展。■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一位男生与女生的外貌特征(眉毛、眼睛、鼻子、脸型、体型等),然后与周围的同学比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更精确。男生眉毛:浓眉眼睛:炯炯有神的大眼鼻子:高高的鼻子脸型:国字

5、型体型:高大、肩宽背厚女生眉毛:弯弯的眉毛眼睛:明亮的大眼鼻子:高高的鼻梁脸型:瓜子脸体型:苗条的身材■观察豆苗的成长,每个同学在家里的花盆里种数粒绿豆。在10天时里,每天清晨浇水1次,观察1次,并记录观察结果,写出“观察日记”。■观察人的表情,我们可以察言观色,善体人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经常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姿势来表达意思。请同学出来表演,让大家说说他(她)此时的想要表达的内容。摆手:制止或否定双臂外展:阻拦手外推:拒绝双手外摊:无可奈何搔头皮或脖梗:困惑或害羞搓手或拽衣领:紧张拍脑袋:自责耸肩: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其他,我观察到的:总结区下面就“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分组进行

6、辩论正方观点:反方观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