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探讨.pdf

某高层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探讨.pdf

ID:52079928

大小:107.76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2

某高层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探讨.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某高层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圃某高层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探讨樊涛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摘要:通过分析研究某高层地基工程勘察结果,对建筑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探讨。结合同一区域同类工程经验,建议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关键词:湿陷性土层;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1工程概况拟建高层建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复杂地基)。地面以上9层,控制高度33.51m,地下1层,高度4.50m,基础埋深7.50m,基底压力160kPa,框剪结构,筏板基础。2建筑场地地基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均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及中更新统堆积物,堆积成

2、因为冲洪积;依据场地地基土堆积成因,同时考虑地基土沉积环境、沉积韵律、堆积时代及工程性能,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从上至下划分层为七层,分述如下:第①层种植土(Q4龇):灰黄色,稍湿,稍密。主要为地表松散的有机质士,以粉土为主,含砖屑、煤屑、灰渣及大量植物根系等。本层层底埋深0.40~0.80m,层底高程897.50~901.09m,层厚0.40~0.80m,平均厚度0.67m。第②层黄土状粉土(Q4“№1):灰黄色,稍湿,稍密,虫孔发育,具强烈湿陷。饱和状态下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有零星的钙质结核及乳白色菌丝,钙质结核大小在5-10mm内,不同深度夹有粉质粘土,整个场区

3、内均有分布。本层层底埋深5.30~8.90m,层底高程892.20~893.60m,层厚4.60~8.10ITl,平均厚度6.56m。第⑨层湿陷性粉土(如al+p1):黄褐色,稍湿,中密,虫孔发育。湿陷程度为中等。饱和状态下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有大量的钙质结核及乳白色菌丝,钙质结核大小在10-50ram内,局部含有钙化土层。不同深度夹有粉质粘土,整个场区内均有分布。本层层底埋深24。00~27。20m,层底高程873.08~874.80m,层厚18.50~19.40m,平均厚度18.85m。第④层细砂(Q,“哪):褐色,中密~密实,稍湿,矿物组成成份以石英、云母为主

4、,颗粒级配良好,标贯实测击数28.0~32.0击,平均29.50击:局部夹粉土薄层。本层层底埋深27.oo~29.40m,层底高程870.60~871.80m,层厚2.70~3.30iTl,平均厚度3.08m。第⑤层粉质粘士(Q。“州):褐黄色,稍湿,坚硬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有粉土、粉砂薄层。含有大量的钙化土块。本层层底埋深32.30~36.OOm,层底高程862.80~866.60m,层厚4.50~9.00m,平均厚度6.75m。第⑥层细砂(Q,al*p1):褐黑色,密实,稍湿,矿物组成成份以石英、云母为主,颗粒级配良好,标贯实测击数31.0~35.0击,平均33

5、.0击;局部夹粉土薄层。本层层底埋深37.80~38.OOm,层底高程860.90~861.OOm,层厚1.80~5.700m,平均厚度3.75m。该层仅在局部孔有揭露。第⑦层砂岩(P,):青灰色,砂粒胶结而成,块状构造,断面呈参差状,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RQD=55%,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仅局部有揭露。勘察区地貌类型属黄土台塬区,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均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以及中更新统堆积物,堆积成因为冲洪积。本场地共开挖人工探井4个,单井深度25.OOm,由野外鉴别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知,本场区第②、第③层存在湿陷,湿陷性土层厚度为2

6、3.60~26.50m左右,自重湿陷量271.69~299.05嘞,场地为自重湿陷性粉土场地,总湿陷量862.50~940.88ram,场地地基持力层为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Ⅲ级(严重)。其下伏地基土为细砂,不存在湿陷。3地基处理探讨3.1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物基础处于相对均匀的持力层上;同时减少因湿陷性土层地基的湿陷下沉而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3.2处理依据依据《湿陷性粉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6.1.4条要求,结合同一区域同类工程经验,建议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处理地基的深度为15.Om,既可以消除部分湿陷性,又能提高承载力,在桩顶铺设500ram厚的灰土垫层

7、(2:8或者3:7),以调整地基均匀性。3.3设计计算1)桩孔直径设计根据成孔机械、施工工艺和场地地质情况确定桩孔直径,一般以350~450珊m为宜。土质较软孔径宜偏小,土质较硬孔径宜偏大。本工程建议采用400ram桩孔直径。2)桩孔中心距设计①桩孔中心距设计从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两方面考虑。②从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考虑,可由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得到桩孔中心距表达。实际桩孔中心距由以上两方面综合考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