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

ID:52088220

大小:1.65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0-03-31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高考专题复习之第一课时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你知道高考考哪些文言虚词吗?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则者与之记住了吧,总共才18个!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1.分清虚实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六

2、王毕,四海一黄鹤一去不复返动词 统一副词 一旦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令壮者无取老妇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通娶夺取动词2.辨明用法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3.通晓古今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可以已B、有的完全消失

3、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4.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投诸渤海之北(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而”的用法:(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

4、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一、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

5、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何”的用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发问,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二、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

6、?(《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副词。1、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程度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

7、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乎”的用法(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三、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

8、、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此用法很少见。例如:恢恢乎其于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