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pdf

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pdf

ID:52097294

大小:1.9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pdf_第1页
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张治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某公路隧道裂缝变构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导致施工原材料不符合施工要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到的结果数据对裂缝形成求,混凝土填筑时温度太高,出现裂缝现象,造成隐患。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采用洞内布设锚杆以及回填1.2选用的原材料不当灌浆、洞口外边坡锚筋桩以及锚索框架梁加固措施对裂缝众所周知,公路隧道工程中,施工原材料选择不当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和骨料的进行修补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类似公路隧道工选择很大程度影响混凝土的性能[1]。其中,原材

2、料中水泥程的防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品种、类别及批次都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设计需求和相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裂缝成因;防治措施关原材料标准规范进行选用,相同厂家的不同批次水泥混中图分类号:U451.4文献标志码:B用也将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原材料中骨料的大小、文章编号:1672-4011(2016)09-0105-02种类及级配情况也会对混凝土质量、性能造成严重影响。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6.09.0481.3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前期,方案设计人员未能实地详尽地勘测施工现0前言场地质情况,导致对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是很全面,造成施

3、工方案的设计不能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造成对隧道隧道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因受到设计方案、施工操作周围岩壁类别的判断以及锚杆支护结构设计不当,隧道衬不规范、初期锚杆支护效果不佳、衬砌周围岩层结构改变砌出现裂缝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衬砌结构整体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当衬砌结构受力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裂缝就会影2公路隧道工程的大体概况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快速寻找出公路隧道衬某公路隧道工程全长1396m,净宽9.5m,为单洞双砌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裂缝防治措施,已车道类型,隧道所在处地质情况复杂、地势比较陡峭,边经成为当前公路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坡坡

4、度为45°~60°,最大埋深高度为190m,整个隧道的进口处是较软弱且易风化的灰绿色黑云母角闪石片岩,整个1公路隧道裂缝的原因洞身是白色中厚状弱风化的大理岩和灰绿色的黑云母角闪石片岩,下部主要是中厚层的大理岩,其出口处上部是风1.1施工操作的不规范化且松动的角砾岩。1)隧道开挖过程中施工不当,未严格按照设计需求进当隧道进入正式运营约9个月后,隧道出口段的衬砌行施工,容易造成隧道成形不规范,故而采用混凝土填筑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裂缝主要分布的部位是衬砌时出现混凝土厚度不均匀,进而导致某一范围内隧道K3+905~K4+065段左侧直墙的中部和K4+010~K4+065衬砌发生脱空

5、现象,出现裂缝,造成安全隐患。段右侧的直边墙,所有的裂缝均呈现水平走向,只有少部2)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测量不满足相关测量要求,容分为垂直走向,缝宽为3~6mm。经实地勘察现场,未出易导致初期支护还未稳定牢固就开展二次衬砌施工,故而现地下水渗出的现象,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导致该隧道衬砌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方案设计需求,导致隧道衬砌出现裂缝现象。3)隧道衬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振捣不均匀或者漏振现象,导致混凝土均质性较差,出现裂缝。4)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速度,不断压缩施工工期,违反施工技术要求,常常在混凝土浇筑未完全凝固时就开图1隧道出口段裂缝示意图展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导致混凝

6、土承载能力不符合设计要裂缝出现后,工程人员通过设置砂浆条对裂缝的发展求,出现裂缝现象。情况进行了实际勘测。结果显示,分别位于隧道左侧4#、5)未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原材料以及新浇筑的混凝土7#、8#、10#、10.5#、12#、13#和隧道右侧1#、2#、#、5#、6#、9#、10#的砂浆条均出现了拉裂现象,且位4于隧道左侧K4+015~K4+061处部分裂缝带衬砌中发生了作者简介:张治凯(1970-),男,湖北石首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错台的问题。·105·0.8cm的钢垫板对锚杆顶部进行加固,采用梅花形分布。3出现隧道衬砌裂缝的原因

7、当锚杆铺设完成后,应马上对隧道拱顶和侧墙开展回填灌浆的施工。整个灌浆过程中,灌浆孔规格为直径80mm,3.1隧道裂缝实地监测孔深9m,间距2.0m,灌浆压力为0.1~0.3MPa,灌浆浆为了详细了解隧道衬砌裂缝的变化情况,并为后期的液三级水灰比分别以0.5∶1、0.8∶1、1∶1进行配比控制,确裂缝补救治理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工程技术人员在保回填饱满,一定要保证衬砌混凝土和围岩之间没有任何隧道K4+045、K4+030、K4+010和K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