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pdf

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pdf

ID:52098715

大小:202.9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pdf_第1页
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徐志健浙江省杭州市310000摘要:随着我国具有国际水平的超级工程结构的建设不断增多,施工控制及施工力学将不断走向成熟,并将不断应用到工程的建设之中。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施工;施工技术道路地面采结合实例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刘俊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都运用到了无粘结预应力这一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要点做了简单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施工技术;分析为工程建

2、设2012年01月■棚嗣麓饰施工技术结合实例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刘俊(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都运用到了无粘结预应力这一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捕工要点做了简单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施工技术:分析l工程实例某工程建筑面积2400m2,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础,柱距8m,跨距15m,底层为生产室,二层作为会议室和仓库。本工程框架梁预应力施工共采用了3种不同的工艺:有粘结预应力钢丝线;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

3、钢绞线。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框架梁混凝土为c40。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框架梁共有七棂。2准备阶段2.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于本工程作为科研项目,目的是为了取得现场施工各种预应力实际操作的施工经验。因此按不同方法要求编制了相应的施工方案,2-2培训为了能使现场施工人员尽快熟练掌握预应力施工的技术,领会好设计意图。通过组织专业骨干进行培训,掌握好施工要点,熟悉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设计对钢绞线、张拉应力、锚具类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损失检查等方面的要求。2.3材料选用(1)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筋按设计选定的参

4、数,依据《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标准的规范要求。选用某机械厂生产U4Ct5mm、标准强度1860MPB级的无粘结低松弛的钢绞线。(2)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需用P.0.42.5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本工程选用P.O.42.5的鱼峰牌水泥。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重量比、下同)粗骨科:5-30mm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2%,有害的物质不大于1%。(3)其他材料:非预应力钢筋、预埋件、焊接材料、自来水。2.4锚具、机具设备选用①锚具;本工程选用0VMl5—3夹片式锚具。②张拉设备:选用Y

5、C20Q型穿心式千斤顶、配ZB4—500S电动高压油泵。③g-他设备:电焊机、混凝土振捣器,手提砂轮切割机、磅称等。材料设备检验(1)钢绞线进场除了要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还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以复核其品质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主要参数要求:钢绞丝破断强度>1860MPa延伸率<3.5%,油脂重量<35#m,护套厚度0,8~1.2ml'n,破损率<3%。(2)锚具是保证预应力质量的关键,按《预应力筋用钻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规定进行抽验。按所用数量10%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当有一套表面有裂缝

6、、尺寸偏差超标时,再抽20%检查,如仍有一套不合格时,则判断该批锚具为不合格。硬度抽查按5%,每个试件测试三点,当有一个试件不合格时,则双倍抽检,仍发现有不合格时则判断该批不合格。(3)压力表、油泵、千斤顶进场前应检查合格。其压力表刻度要清晰、分辨率高。3流程及操作方法3.t工艺流程(如图1)3.2工序操作(1)支撑架操作平台搭设,为方便施工,可利用梁的承重支架选择在后支侧模的这面,加宽60。80era的架子,供布筋、焊支架、固定筋之用。(2)梁底模按设计要求预留拱度。设计无要求时按施工规范制定标准:拱高为梁净跨的1

7、。3%0。(3)梁侧模安装,在施工梁底模时按施工方案同时进行一面侧模安装,固定好预应力筋、及承压钢板后再安装另一侧模。如梁高越过80cm时,两纵向侧模应用对拉螺杆固定。(4)预应力筋下料、储运①下料长度计算式:L=Ll+2L2+2k+2kk总下料长度;L1=梁中按抛物线(曲线)开关计算长度:L2=直线段,一般取值30cm;箜望望竖笪篁篁望笪望篁塑望鲎丝丝盟笪望篁篁笪篁篁篁塑箜望鳖篁望篁篁鳖望颦盟篁篁篁塑望望望篁望塑望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可解决建筑过快老化损坏,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

8、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3.5建立持续有效的绿色施工制度和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绿色施工和建筑管理体系是确保土术工程的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在人们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这对建筑施工将会是一个强大的推动。绿色施工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行业进行协助,应该逐步推进绿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