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

ID:52099477

大小:67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_第1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_第2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泗州学校2013届高考最后一卷高三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C2.B3.A4、D再,第二次38.(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9.(4分)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

2、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④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手法2分,分析2分,任答一点即可)10、(1)同是天涯沦落人(2)只是当时已惘然(3)樯橹灰飞烟灭(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长太息以掩涕兮(6)梦入芙蓉浦(7)周公吐哺(8)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1. ①美丽端庄,气度不俗;②清名至上,自尊自立;③吃苦耐劳,隐忍顽强。  (

3、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12、①表现“我”对徐阿婆的同情、钦佩与敬重;②以“我”的反应,衬托徐阿婆遭际之不幸、个性之顽强及对清名之重视;③“我”的反应渐次强烈,反映徐阿婆随境遇之蹙迫,其志弥坚,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13.观点一:认为自然合理。   ①徐阿婆对清名的追求,就如朝圣者朝圣时的虔诚与忠实的心情;②在当今社会徐阿婆对清名的“另类”追求,颇有独行侠“独行”的意味;③联想自然巧妙,更好地塑造了徐阿婆坚守清名的人物形象。观点二:认为矫情做作。   ①徐阿婆不过是山

4、区的一位老妪,如此联想,过分拔高人物;②徐阿婆还钱本身与清名未必相干,这与朝圣者与独行侠所坚守的理想信念尚有距离;③徐阿婆对清名的坚守有点执拗,如此联想,显得做作。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14、C15、A、应为“重视并治理”B、句式杂糅“关键在于——十分重要”C、搭配不当“壮举是楷模”不当。16、AB项与“走来走去”重C、贬义词D、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话时,为

5、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17、3254118、解析:要求写出作家与作家作品内容关联的主题。示例:康桥的波光艳影浸透着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老人与海的搏斗诠释了海明威对命运的顽强抗争。19、评分标准:正确使用三个词语和修辞得3分,立意深刻得2分,整体表达1分。20、答案:儒学是一种观念体系,它以伦理道德思想为特质,它建构了为人们提供不竭的人生意义源泉的生活方式,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五、作文越炙手可热的位置,越一本万利的行业,就有越多的人竞逐,就像飞蛾绕着煤油灯飞舞。置身其

6、中,就会不断受到骚扰。不同的光,吸引不同的人。不愿与飞蛾共舞,受其奴役,就要自觅光源,找个安静怡人的角落,点燃自己的蜡烛。也许不能大放光彩,但毕竟是个干净、明亮,自己挣来的。    这则材料的主体自然是先知,此外有飞蛾,有较亮的煤油灯,有光线暗淡的烛光。   从先知的角度看,他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着、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

7、题。   飞蛾的角度。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的方式是任他追逐他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当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灯光的角度。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

8、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他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