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pdf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pdf

ID:52102246

大小:1.1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pdf_第1页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浅析■夏连明[摘要]本文主要凭借笔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设计的经琐的计算程序;另一方面也避免因竖曲线设置不当种类型交叉口参考位置。验,着重分析和总结了城市道路不同类型平面交叉口竖向造成“盲区”的形成,人为的制造一系列的安全隐雨水口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为同行业设计者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及患。思路,从而也证实了较为合理的交叉口竖向设计不仅可以2.主路优先原则在视觉上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行车安全及舒适度在城市道路路网中,快速路、主干路等主要道截水沟中心环岛上也有很大的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保证路面雨水

2、的排路承担着一个城市的主要交通流量,因此,我们在雨水口放更加舒畅,减少雨天交叉口范围内大面积的积水给车辆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坚持“主路优先”的原则,使得行人造成的出行障碍。这些道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如前文所述,在做此类型交叉口设计时,尽量保持主要[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道路横坡不变,以确保其直行方向的行车及视觉的图3普通交叉口图4中心环岛交叉口通畅性。但受不同地理位置环境的限制,完全按上图中所示,雨水口及截水沟仅为此类型交叉口交叉口是多条城市道路相交的节点,它的存在述原则设计也是不太现实的,故在

3、进行与主路相交必设位置,其余位置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常规设计。必然使车辆、行人不约而同的汇集至此并往返穿行,道路的竖向设计时,笔者将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控5.避免过分依赖设计软件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各式各样的行为元素相互的干制在2.5%~3%以内是比较理想的,此坡度值基本是目前,市面上的交叉口设计辅助软件种类繁多、扰,不但增加了道路的通行压力,同时增加了交通肉眼识别的一个临界点,大于此值将较为明显。五花八门,首先要肯定的是软件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合理的交叉口设计自然显3.反超高的设置较为快速、准确、便捷的设计

4、过程,但百分百的依得尤为重要。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为平面交叉和立在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受各条道路纵坡坡向的赖设计软件就显得过于“机械”,因为软件的设置趋体交叉,按设计内容分为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本控制,中心点至转弯圆弧方向势必会形成一定的反于标准化,无法囊括各类型交叉口的独自特点,全文主要论述了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超高横坡,此值的大小同样决定着行车的安全性及凭软件自动生成不太切合实际。因此,我们在利用一、现阶段交叉口竖向设计存在的问题景观的整体性。现举例说明: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议控制点高程尽量由设1.行车存在“盲

5、区”相交路1相交路1计人员根据道路纵坡计算得出,在等高线生成之后主要原因是由于道路进行纵坡设计时将变坡点i1i1转换成3D视角检验最终成果的合理性。BB设置于交叉口范围内,且竖曲线半径偏小,从而产i3i3三、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常见方法生了视距过短的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凸形竖Ai2相交路2Ai2相交路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较多,主要结合所处道曲线尤为明显。路的实际情况,下文主要介绍三种方法:2.大面积散水或积水1.方格网法交叉口范围内的纵横坡设计不合理以及排水设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交叉口范围内,找到相交图1正超高类型图

6、2反超高类型施不完善,都将影响路面雨水排放的通畅性,使得道路的中心线的坐标基线,并且打出长和宽分别是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度大大降低。图中相交道路纵坡度i1和i2在北向和东向均5m或是长和宽分别是10m的正方形网格,然后利3.转弯半径处反超高严重为上坡的情况下,设计者常常会为了避免反超高的用工具测量各个方格点的地面标高,以此为依据,有些设计者在进行交叉口竖向设计时,在道路形成而采用图1的布设方法,人为将点B高程降低,确定设计标高,挖、填施工高度。方格法在施工放纵坡度不理想的情况下,容易忽略中心点至转弯圆此时,点A高程将大

7、于点B高程(i3坡向点B),看样和道路正交或接近于正交的简单交叉口中应用较弧方向的合成坡度,若为较大的反向坡,受离心力似解决了行车超高的问题,但经诸多实践证明,最为广泛。的影响,在右转弯车辆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终形成的交叉口整体效果较差,同时点B亦存在积2.设计等高线法侧翻事故。水的情况,对工程本身极为不利。设计等高线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道路交叉口4.主要道路直行方向横坡过大对于城市道路交叉口而言,在转弯车速已经降在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未坚持“主路低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允许反超高的存在,如图2的所属范围内,找

8、到相应的路脊线,并且对计算机优先”的原则,使得交叉口范围内主路直行方向的所示,此时点B高程大于点A高程,当i1及i2坡网进行标高,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路脊线,并且计算横坡与次要道路的纵坡一致,当坡度较大时,会在度值大于3%(一般以3%为临界点)时,应在设计时出及标高计算线网上各相应点的设计高度。最后仔视觉上产生较为明显的“凸起”或“凹陷”,不但降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