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

ID:52110833

大小:1.1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31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1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2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3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4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5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6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7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8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9页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锈病和白锈病》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锈病和白锈病简介第二组组员:崔凯周云云曾申宇安琪韩菁晶锈病和白锈病的症状锈病和白锈病的病原锈病和白锈病的病害循环锈病和白锈病的防治方法目录1.1锈病的症状锈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1.锈病和白锈病的症状1.2白锈病的症状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

2、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有时交链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转呈黑色,在有些植物上会导致病叶畸形。2.1锈病病原物锈病的病原物属真菌界、担子菌门、锈菌目的锈菌。不生子实体,只生孢子器和孢子。最典型的锈菌有5类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除担孢子外,其他4类都有孢子器。性孢子产生方式为环痕式产胞,锈孢子器疤状,锈孢子串生,具疣突。根据孢子器的生长形状和位置,外围隔丝的有无,有限生长还是无限生长,区分为12型,异宗配合。2.锈病和白锈病的病原物白锈病的病原属真菌界、真菌门、霜霉目、白锈科、白锈菌属。该菌菌丝无分

3、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孢子囊卵形至球形无色,萌发时产生5~18个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2.2白锈病病原物3.锈病和白锈病的病害循环3.1锈病的病害循环在寒冷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在留种株或病残组织中或以卵孢子随同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雨水溅射到白菜下部叶片上,从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蔓延扩大,后期病菌在病组织里产生卵孢子越冬。3.2锈病的病害循环4.锈病和白锈病的防治方法4.1锈病的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健身栽培,

4、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残株及其他杂物,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灌水,不漫灌,随灌随排;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摘除病叶;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及时清理厢沟,达到雨停田干。②药剂防治主要选用绿享2号600倍液喷雾防治或2%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或用绿享7号防治。生长期间发生锈病的,还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25%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做到交替防治,以确保作物体内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4.2白锈病的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用种子重量0.3%的35%瑞毒霉粉剂拌种。 ②苋菜轮作并

5、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 ③注意田间排渍,疏株通风。 ④高温、干旱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促生长,并在发病初期即采收上市。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注意在采收前10天以上停止用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