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pdf

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pdf

ID:52123257

大小:1.1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pdf_第1页
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建筑┃道路桥梁┃URBANISMANDARCHITECTURE┃ROADANDBRIDGE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龚卓群[摘要]为保护环境资源,倡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现道路两侧规划用地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设计速度6cm预制透水砖面层(透水系数>1.0×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30km/h,红线宽24m。L5路定位为区域内慢行通道,10cm/s)+3cm中砂找平层+10cmC20透水水泥混凝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结合其功能定位,道路设计中引入海绵

2、城市设计理土基层+10cm级配碎石垫层。雨水系统。本文以上海市临港新城L5路为例,介绍了海绵念。(3)路面排水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运用。1.道路工程本工程将两侧绿化带建设成生物滞留带,高度(1)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低于路面0.15~0.2m,内设低影响排水设施。绿化[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透水路面道路标准横断面在满足道路各项功能的前提带根据纵断面设计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确保道路下,两侧尽量布置较宽的绿化带,即生物滞留带,溢流雨水顺利流入绿化带雨水收集系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都在日新月异的建生物滞

3、留带的设置能有效缓解地表径流量,通过减①车行道路面排水设中,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然少溢流发生,从而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本工程推本工程车行道沥青上面层空隙率高,下面层不而,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雨水径流污染、洪涝灾荐断面为3m(人行道)+3m(绿化带)+12m(车行透水,水分从道路两侧排入绿化带雨水收集系统,害、水资源匮乏等突出共性问题日益严重。道)+3m(绿化带)+3m(人行道)=24m。车行道其排水特征分为“透”“堵”“排”三个功能。“透”据统计,近五年时间内,我国有超过360个城横坡采用2%,人行道

4、横坡为-2%,以利于路面雨水是指雨水利用排水沥青路面的高空隙渗到排水面层市遭遇内涝,在暴雨中排水系统一度瘫痪,北京、汇集到生物滞留带内。中,使路表在一定雨量下不致积水。“堵”即是将排武汉等城市甚至由内涝引起了伤亡事故,损失惨重。水面层中的水仅限制在上面层中,不让其下渗至下与此同时,全国又有1100座城市严重缺水,鄱阳面层,避免下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发生水损坏。“排”湖干枯见底,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等。这一系列即是将排水面层中驻留的雨水通过面层中的连通空现象都无形之中提醒我们,在城市大规模的建设进隙横向流动,在两侧通过排水

5、软管、排水平石或自程中,自然环境却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水资然侧面汇集到雨水收集系统中,增大路面的抗暴雨源失去了平衡。为保护环境资源,倡导生态文明城能力,同时减弱雨水长期储存对沥青混凝土稳定性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自的影响。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②人行道路面排水理念,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现在,人行道路面排水主要通过排水底基层排入绿化“海绵城市”这种新理念已经慢慢被更多人所熟知,图1道路标准横断面带雨水收集系统。它所倡导的设计理念也已经逐渐运用到我国各大城(

6、2)路面市的建设中。根据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车行道路面结构应结本文以上海市临港新城NHC10101单元WNW-C3合交通流量,选择合适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人行街坊扇形绿地内的城市道路L5路为例,在项目设计道宜采用透水砖路面。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方①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图2道路绿化带低影响开发示意案进行道路工程总体设计。机动车道沥青面层推荐采用透水沥青面层2.排水工程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OGFC,OGFC-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是一种多空隙的嵌本工程采用下凹式绿地等LID设计技术,通过1.海绵城市挤型骨架结

7、构。其结构特征为空隙率高,孔隙率一雨水收集下渗、缓排滞蓄等措施达到缓排、截污、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般在15%~25%之间。与我国通常的防滑磨耗层路面排放的方案。因上海地区地下水位高,临港地区水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AC类相比,它具有更多AC类和其他路表混合料类系丰富,水环境质量较好,河道内水质基本能达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型所不具备的优点:防水漂、减少水雾和眩光、减IV类标准,故不考虑雨水回用方案。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少溅水、

8、提高雨中行车安全性、降低噪音、能提供(1)排水方案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并保持良好的表面特性、改善潮湿天气和晚上路面①收集:路面雨水通过透水路面渗透及路面径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标线的可见度、提高路面的行驶安全性、提高潮湿流流入绿化带平式雨水口内。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路面的抗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