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pdf

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pdf

ID:52126198

大小:1.61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pdf_第1页
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18期(总第195期)江西建材交通工程浅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分布规律■汪权明■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是大型桥梁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对大体积个指标来进行质量控制:①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值:25℃以内;②混凝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监控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土降温速率控制值;不大于2℃/d;③进、出水口温度差控制值:不大于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分布规10℃;④水温与内部混凝土控制值:不大于20℃;⑤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律,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拱座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

2、度制值:不大于28℃、不低于10℃;⑥混凝土最高温升:控制在75℃以内;分布规律,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词:拱座大体积混凝土分布设计测试分析质量:a.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b.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灰比,降低塌落度以减少水泥用量;c.掺加外加剂,减1工程概况少单位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d.按温控方案配置冷新建某大桥采取由内向外两侧加宽,新老桥拼接采用上下均不连却水管,通水时间连续不断,以混凝土埋住第一层水管后开始通水,通方案进行拼接,在新老桥

3、结构间设置一道沉降缝,新老桥梁各自受力。水时间不少于12天;e.混凝土内部埋设温度感应器,实时测量混凝土老桥车行道位于拱圈范围内,桥梁加宽后,全桥横断面布置为:1428m内外温差,掌握混凝土变化情况,并实时调节通水温度和通水水量;f.(新桥桥面宽)+002m(沉降缝)+114m(老桥保留宽度)+002m(沉考虑到浇筑季节系冬季,气温较低,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覆盖麻袋或棉被降缝)+1428m(新桥桥面宽)=40m(全桥宽)。拱座基础为大体积混进行覆盖保温,防止内外温差过大及混凝土降温速率过快。凝土。混凝土采用城外商混站的商品混凝土,罐车将混凝

4、土运输至施工2测点分布设计现场后,利用泵车进行浇筑;我部在选择商混站的时候,必须从厂家的根据拱座基础的对称性,选择拱座基础的四分之一进行温度场的生产与供货能力、产品质量、信誉及工程业绩等方面来综合进行比选,测定。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埋入拱座中的温度测量元件共分5层,同时对出场及进场的混凝土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批次和检验项目[1]每层6个测点,分布如图21、22所示,拱座中共埋入30个温度元来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混凝土方可投入工程使用;混凝土浇注至把第件。一层冷却水管掩埋时,开始放水循环。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因振捣或混凝土冲击使

5、冷却管漏浆堵塞而发生的漏水现象。冷却水持续到3月16日。在拱座浇筑完成后,我监控组于次日开始了连续9天的测量。4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层在同一水平坐标上,在同一次测量中,温度呈现中间高,离上下表面较近处低的特点,与预料的实际情况一致(见图41)。图21拱座基础温度传感器布置平面示意图图41左侧2号拱座基础靠近中心同一水平坐标不同层的温度变化(数据来源于3月10日12时)为考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整体测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2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在混凝土完全浇筑完成后第O三天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51C。也即是开始浇筑混凝土后第3天达

6、最大。图22温度测量元件在拱座基础侧立面中分层布置示意图3拱座基础混凝土施工情况介绍考虑到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保温;拱座基础系典型大[2]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1)应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2)改善骨料级配,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3)应掺用能降低早期水化热的缓凝剂、减水剂及掺合料;(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塌落度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和料及骨料的图422号拱座右幅混凝土浇筑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用量,降低水泥用量。(数据来源于所有数据对应的平均值)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基础内部安置冷

7、却水管,冷却水管平面间距和层高均按照1m来进行布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以下几·154·2016年第18期(总第195期)江西建材交通工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工艺■林娉婷■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3摘要:通过总结国内外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经验和现有规范、技术规程,率的沥青泵或采用较粗管道。生产前应提前30~60分钟预热连接管道。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包括基质沥青、橡胶粉、橡胶沥青等集料品温拌剂及沥青加入后,先湿拌35~40s,使橡胶沥青温度控制在185质要求、集料的选择与指标、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等技术

8、要求,并具体分~195℃。由于不添加矿粉,故石料温度不可太高,需控制在180~析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190℃之间,并保证出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