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诗不妨以“类聚”

教诗不妨以“类聚”

ID:5212636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教诗不妨以“类聚”_第1页
教诗不妨以“类聚”_第2页
教诗不妨以“类聚”_第3页
教诗不妨以“类聚”_第4页
教诗不妨以“类聚”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诗不妨以“类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诗不妨以“类聚”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越来越被重视,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对语言积累的要求。《语文标准》中对阅读的另一基本要求是“注重情感体验”,而诗歌恰恰最具情感和形象,最能体现文学丰富多彩的人性,也是培养学生积累个性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最佳范例。大多教师教学诗歌时只按单元上已经排好的顺序来教,使每首诗成了互不相连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实,完全可以打破单元的界限,不妨以“类聚”的原则,进行语言、情感、思想的积累。所谓“诗以类聚”,即是把有相似历史背景的、相似情感体验的、相似思

2、想理论的同一人或不同人的若干诗歌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教学小单元,以便相互印证和补充,最终达到积累、内化、运用的目的。譬如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李白的《塞下曲》、王之涣的《凉州词》、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可合并教学,这些都是边塞诗,但表现的情感又各有不同,类比学习对学生了解边塞诗的风格和边塞情有很大帮助。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相应的历史资料,从创作初衷理解诗歌;可指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应的诗文,力求从不同角度了解诗人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积累。“诗以类聚”的教学法对教师个人的文学素养要求很高,不但需

3、要对诗歌有个性的解读,还需要有智慧的教学设计。⒈借乐比读,积累神韵感悟。诗歌的美在于它含蓄的韵味,过多的讲解分析会破坏诗歌原有的滋味,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诗歌的神韵。如教学《塞下曲》《凉州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三首诗时,为帮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包涵的作者的不同的情感,可用选乐比读的方式。自古“诗”“乐”不分家,音乐是诗歌情绪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诗歌朗读教学中,让学生选择相应的音乐朗读,可以明察学生对诗歌的个性理解,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把握。通过比读,让学生感受绝句、律诗、歌行体古诗各自

4、不同的神韵风格。如在我在教学《塞下曲》《凉州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一学生选择舒缓的二胡曲配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因为诗歌所表达的情绪不是悲凉,而是艰苦和离愁,与舒缓的二胡所营造的西北边塞苍凉冷硬的氛围可谓相得益彰。一学生选择苍凉的萧曲配读《凉州词》,说此曲能够传达边塞山川的雄阔苍凉,戍守者处境的孤寂险危,表达征人离思的怨情,但又悲壮而不颓废萎靡。借乐读诗、借乐唱诗又是在感受积累诗歌神韵的同时记忆诗歌的好方法,如王菲的《水调歌头》、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⒉借文描诗,积累语言习得。一

5、个人语言能力的形成,“习得”远远重于“学得”。古诗形式短小,语言凝练而含蓄,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发挥想象,把“朗读”转化为“描读”,引导学生借诗描诗,借诗解诗,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此丰富学生的诗文积累和语言习得。曾听过一老师教学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为训练学生的语言习得,马老师指导学生借朱自清的《春》描述自己对《早春》诗情的理解,不但加深了印象,更体会了诗词与文文章在语言上不同的感染力,更在比较诵读和描读中训练了表达能力,获取了丰厚的积累。如《己亥杂诗》《行路难》《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三首诗可分为

6、两类:龚自珍和李白是被迫辞官,而孟浩然是求荐要官。他们的个性有何异同呢?可引导学生参读《石灰吟》、《将进酒》、《过故人庄》、《归园田居》等诗歌去思考去判断。有的学生说:“古代文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桀骜不逊。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宁愿不做官,也不愿阿谀权贵,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龚自珍虽处逆境,也不苟且奉承,要‘留清白在人间’;孟浩然虽曾求荐要官,但最终也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借文描诗,借诗解诗,即达到了积累的目的,有达到了运用的目的,岂不是一举两得?⒊注重类聚意象,实现文化积累诗歌是侧重表现

7、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既是“意与象俱”的意象构造过程,更是“思与境谐”的意境营造过程。一首诗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因此意象可谓是诗歌的灵魂。然而,意象不是鼓励的存在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意象有其漫长的发展演变史:一方面,意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文学本体流变的过程中通过创作主体的不断实践创造出来,得到扩展;另一方面,意象与意境在表达诗歌的思想层面,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学。所以

8、,在诗歌教学上,要特别关注同一意象的赏析与积累,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以“月亮”这个传统意象为例,就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系列的学习积累和运用。从《静夜思》《十五夜望月》的思乡,从到《悼亡妇》的追念,从《春江花月夜》的美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祝愿,从“千里共婵娟”的旷达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感慨……意境的学习积累必然能够带动历史文化情感的积累,而这些也正是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