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

ID:5212843

大小:2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6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_第1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_第2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_第3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经典复习题__力与运动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力与运动复习题班级姓名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θF1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5.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

2、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16.航天员为了适应升空、在轨道上运动及返回时要经历超重、失重状态,在地面必须经受艰苦的训练。神舟6号在升空与返回时都要穿过大气层,关于穿过大气层时的超失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空过程处于超重状态,返回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升空过程处于失重状态,返回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无论升空还是返回,都处于失重状态D.无论升空还是返回,都处于超重状态17.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

3、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18.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D.m不

4、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19.如图3—7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一细线相连的物体,在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

5、小船到达距河对岸处,船的渡河速度为2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22.(5分)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23.(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

6、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

7、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24.(13分)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取)(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25.(19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