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

ID:52128791

大小:294.3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1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_第1页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_第2页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_第3页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_第4页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49-20063.1.1异形柱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布置及结构受力的需要,异形柱结构中的框架柱,可全部采用异形柱,也可部分采用异形柱,也可部分采用一般框架柱。当根据建筑功能需要设置底部大空间时,可通过框架底部抽柱并设置转换梁,形成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其结构设计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3.1.2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符合表3.1.2的要求。表3.1.2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注:2、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的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

2、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计6度7度8度0.05g0.10g0.15g0.20g框架结构2424211812框架-剪力墙结构45454035283.1.41、异型柱结构中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形式。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3.2.51、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45。4、受力复杂部位的异形柱,宜采用一般框架柱。3.3.1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应根据结

3、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按表3.3.1的规定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表3.3.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0.05g0.10g0.15g0.20g框架结构高度(m)≤21>21≤21>21≤18>18≤12框架四三三二三(二)二(二)二(一)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m)≤30>30≤30>30≤30>30≤28框架四三三二三(二)二(二)二剪力墙三三二二二(二)二(一)一4.2.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0.10g、0.15g)及8度(0.20g)的异形柱结构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4.2.4异

4、形柱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面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7度(0.15g)及8度(0.20g)时尚应对与主轴成45°方向进行补充验算。2、在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时应计入扭转影响;对扭转不规则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4.3.7异形柱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ψr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框架结构可取0.60~0.75。2、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0.85。6.结构构造6.1.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不应高于C50;6

5、.1.3梁的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1/4和200mm.6.1.4异形柱截面的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6.1.6异形柱、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的规定。注:处于一类环境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时,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允许减小5mm。6.结构构造6.2异形柱结构6.2.1异形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5。6.2.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表6.2.2规定的限值。表6.2.2异形

6、柱的轴压比限结构体系截面形式抗震等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结构L型0.500.600.70T型0.550.650.75十字形0.600.700.80框架-剪力墙结构L型0.550.650.75T型0.600.700.80十字形0.650.750.856.2.5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柱肢肢端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建于Ⅳ类场地且高于28m的框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6.2.5中的数值增加0.1采用。注:采用HRB400级钢筋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按表中数值减小0.1,但调整后的数值不应小于0.8。6.2.

7、6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4%;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附录A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A.0.1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其转换结构构件宜采用梁。A.0.2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可用于非抗震设计和6度、7度(0.10g)抗震设计的房屋建筑。A.0.3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在地面以上大空间的层数:非抗震设计不宜超过3层;抗震设计不宜超过2层。A.0.4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按本规程第3.1.2条规定的限值降低不少于10%,且框架结构不应超过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非抗震设计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