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评分细则

主题班会评分细则

ID:5213814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6

主题班会评分细则_第1页
主题班会评分细则_第2页
主题班会评分细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评分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主题班会竞赛评选细则1、主题内容:主题内容要求深刻、实际、切实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创新:主题班会过程中努力创新,大胆改进。从主题出发点、形式、活动流程、内容和互动等更方面进行革新,尽量跳出以往主题班会的圈子,加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一、主题班会评选按百分制计算,总分100分,共分成三部分:1、班会现场评比,由主题班会的现场评委即主题班会评选小组负责现场打分,分数占总分的55%;2、班会前的准备和会后的善后工作,以及班会前后的宣传工作及宣传效果,由系团委组织部负责在全部主题班会结束后综合考虑酌情打分,分数占总

2、分的25%;3、班会的整体印象,主要是为了在综合对比的情况下全面的考察班会的实际效果、现场气氛,其中最重要的是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由系团委组织部负责打分,分数占总分的20%;二、评分细则1班会的现场评比:主题内容40分创新10分通力合作5分总分55分(1)主题内容:主题内容要求深刻、实际、切实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时事形式2、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并且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面对的问题3、也可结合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观点和意识或者

3、社会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培养同学们仔细观察、理性判断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评分情况如下:主题不符合要求或者肤浅、偏激的································25分以下主题符合要求有一定深度或能够贴近大学生活的····················25-30分主题新颖、深刻并且实用的········································30-35分主题符合以上两点并有所创新且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的··············35以上(2)创新:要求各班在主题班会过程中

4、努力创新,大胆改进。从主题出发点、形式、活动流程、内容和互动等更方面进行革新,尽量跳出以往主题班会的圈子,加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特别增加了创新这一评分项目,鼓励各班在创新方面做文章,希望在这一重要方面有所建树。(3)通力合作:主要考查人员合作与活动环节衔接;同学们的合作要求自然,不要生搬硬套的事先安排,要在主题班会进行的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会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彼此间合作默契。并且会前会后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也是考察的参考之一。2、班会的准备和宣传:活动策划与班会记录(10分)考勤(5分)宣传效果(5分)会后卫生(5

5、分)总分(25分)活动策划与班会记录:1、各班在本班主题班会前应认真做好策划工作。包括会场布置,通知嘉宾、评委及设计好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会场布置要求简洁切题,符合本班主题班会的需要,尽可能使用环保或可回收材料。·在班会开始前应提前邀请嘉宾(辅导员老师、助导或相关人员)和评委(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自律委主任、自律委副主任、组织部部长)并提前通知组织部相关人员具体的时间、地点并准时开始活动,一定要将班会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要设计一个完整的预案,以应对冷场、哗场等突发事件2、每个班级都要提前写好策划书,在班

6、会开始的前三天交给团委组织部相关人员;没有策划书的班级酌情扣分。策划书要细致具体,准确涵盖班会的班会的主题、时间、地点、应邀嘉宾评委和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在这方面有所创新的可考虑适当加分。3、按照规定做好会议记录,包括电子表格和书面记录(包括文字和图片);记录要在主题班会结束三天内交给组织部相关人员;如果没有记录酌情扣分。考勤工作:考查班级出勤人数是否跟班级实际人数相符,缺1人扣0.5分,直至扣完。宣传效果:可以通过海报、横幅、广播电台等基本方式进行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宣传,要尽可能的运用各种方法扩大宣传面,通过各

7、种方式对本班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依据宣传方式是否新颖,宣传覆盖面是否全面以及受众的广度作为评分依据。会后卫生:会后必须在12小时内将会场清理完毕,组织部相关人员届时将进行检查。若清理不到位则要酌情扣分。另外主题班会所遗留下来的有价值可回收废品应收集并上交组织部。3、班会的整体印象:整体印象及班会效果(15分)现场气氛(5分)总分(20分)(1)现场气氛:具体情况是参与率在20%以下的为2分,在20%-60%之间的为3分,在60%以上的为满分5分,有教师参与互动的可酌情加分,加满为止。(2)整体印象及班会效果:包括主题班会前后

8、的准备工作,班级同学的投入情况,活动进行过程中优点与缺点的综合平衡以及同学们对班会主题的理解。由组织部内除大一新生外的部门成员投票评分并要求各班在会后三天内提供三篇本班同学关于班主题会的“会后感”,以此作为评分的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