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

ID:52139029

大小:326.8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4-01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_第1页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_第2页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_第3页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_第4页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名句翻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3、王好战,请以战喻。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9、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1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5、斧斤以时入山林

2、,材木不可胜用也劝学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劝学》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青,取之于蓝

3、,而青于蓝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秦论》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5、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8、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0、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1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训练学案课外段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

4、: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像这

5、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

6、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取天下的原因。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1)写出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①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养。②强凌弱,众暴寡。暴。③周室卑微。卑微。④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①养,养育,统治。②暴,欺侮。③卑微,衰败。④平民百姓。(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C.是以诸侯力政。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B(3)写出以下各句中“

7、是”指代的内容①若是何也?是。②是以诸侯力政。是。③是上有天子也。是。①“是”指代“天下之士,斐然向风。”②“是”指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③“是”指代“秦南面而王天下”。(4)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①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A.专权和威望可以定下功业,国家安定的根本,在此一举。B.门的威势,既定的功业,是国家安定的关键,全在这时了。C.保持威势,成就功业,安定危困局面的关键就在这里。D.保持威风,成就大功,安定危困局面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A.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依仗自以为高明的才智,一意孤行。B.秦

8、二世心地贪婪、见解偏狭,推行自以为出人之上的智谋。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