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

ID:52155634

大小:273.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3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_第1页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_第2页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_第3页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_第4页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05备案号:59296-2018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56—2018代替DB22/T2256-2015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Evaluationprotocolofjaponicahybridricesterilelines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2018-05-24发布2018-06-22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56—2018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2/T2256-

2、2015《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与DB22/T2256-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范围中“鉴定方法”;——修改了“不育系”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套袋自交结实率”术语和定义;——修改了“组织鉴定部门”;——修改了“面积与规模”;——修改了“田间鉴定”;——增加了“花粉败育类型”部分内容;——增加了“不育系的转基因检测报告”;——增加了“柱头外露率”部分内容;——删除了“附录B”。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维韧、周广春、全东兴、金成海、时羽、全成哲

3、。本标准代替了DB22/T2256-2015。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2256-2015。I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56—2018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的鉴定条件、鉴定程序、鉴定内容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粳型杂交水稻不育系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215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

4、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杂交粳稻japonicahybridrice由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双亲杂交,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具备粳稻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的杂交种。3.2不育系malesterileline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品系。3.3纯度purity品系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系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3.4不育株率sterileplantrate在调查纯度的各群体内,同型不育株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的百分率。3.5套

5、袋自交结实率baggedseedsettingrate总结实粒数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3.6不育度degreeofmalesterility衡量不育系不育程度的指标,以自交不实率和花粉镜检败育率表示。3.7败育类型abotiontype1DB22/T2256—2018按照花粉的败育时期及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无花粉型(造孢细胞或花粉母细胞时期败育)、典败型(单核期败育)、圆败型(二核期败育)、染败型(三核期败育)和核增生花粉败育类型(具有4核或多核)等5种。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3.8柱头外露率percentageofexsertedstigma开花闭颖后柱头露在颖壳外面的

6、比例,分单边外露率(仅一个柱头外露的比例)和双边外露率(两个柱头都外露的比例)。3.9异交结实率outcrossingrate所取不育系稻穗结实总粒数占所取不育系稻穗总颖花数的百分比。4鉴定条件4.1组织鉴定部门省级(或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4.2申请鉴定不育系4.2.1亲本来源清楚,选育过程翔实。4.2.2与现有不育系(系指已受理或鉴定通过的不育系)有明显区别。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4.2.3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均表现一致,不育性稳定且符合不育系生产应用的要求。4.3鉴定圃4.3.1播期在当地适于不育系制种的最大播期范围内分1期~3期播种,每

7、期间隔7d~10d,每期不低于1000株。4.3.2面积与规模24.3.2.1不育系繁殖或杂交组合制种现场,面积各不少于200m,或总种植群体3000株以上。24.3.2.2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展示现场,面积不少于200m,或每个组合不少于200株。4.3.3栽植要求单本栽插,不准去杂,人为造成的缺株按杂株处理,鉴定现场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应符合鉴定要求,与当地生产实际条件相近。5鉴定程序5.1提出鉴定申请申请时间为每年3月份前申请。5.2提供以下材料2DB22/T2256—2018申请鉴定单位或个人应提供下列材料:a)水稻不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