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

ID:5215922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3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跨跃式跳高的教学设计密山市第二中学陈金胜一、设计理念传统的田径课往往是枯燥的教与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以“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为宗旨,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场地器材的条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着跨跃式跳高这一中心目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二、教学分析跨跃式跳高是初中(水平四)的教材,本节课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发展弹跳素质的教学内容。通过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机智、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通过游戏和竞赛,使学生在快乐的

2、情境中学与练。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变化的转变期,个性发展的转折点;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男女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差异,我校学生生源广泛,基础不同,同学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初中学生以前接触过跳高内容,通常的练习方法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在教学中应以游戏和竞赛的方式为主。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跨跃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以及练习跨跃式跳高对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2、通过各种的助跑和起跳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助跑与起跳对跨跃式跳高的作用;3、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4、培养学生敢于

3、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和集体意识。四、本课重难点的确立重点:助跑和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五、教学构思:由于田径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练习也比较辛苦;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这堂课教学手段多采用娱乐和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学生在愉悦和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上采取层次教学法,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一步一步逐渐完成完整的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少讲精讲,多示范,多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行成

4、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教学目标上设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目标的组别进行练习,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目标,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适应所有学生的目标,而不是让所有学生适应同一目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也更能够达到让每一名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的目的。六、教学过程一、课的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3、检查服装,处理见习生。组织:四列密集横队站立,要求做到快、静、齐。(二)准备活动:1、慢跑热身,带带领学生慢跑200至300米;2、

5、徒手操练习:6节徙手操。组织:由慢自然跑成以老师为圆心的圆散点站立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原地做徒手操学生练习:认真练习,动作舒展要求:充分活动开全身各个部位二、基本部分:1、讲解动作要领教师结合板图讲解跨跃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学生散点式站立,结合板图理解老师所讲的动作要领。2、助跑起跳练习在空中悬挂四个垒球,要求学生斜线助跑,用头顶垒球。教师示范讲解,重点强调斜线助跑和单脚起跳。学生分四组,四路纵队依次轮换练习,体会斜线助跑和单脚起跳。3、助跑起跳接摆动腿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四路纵队依次轮流练习,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教学方法

6、:在学生纵队的斜前方摆放跨栏架,学生斜线助跑至栏架前做起跳和摆动腿练习。要求学生不过栏架,体会助跑起跳、向上摆腿带动身体向上跳的感觉。4、助跑起跳跨皮筋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四路纵队依次轮流练习。要求学生斜线助跑,巩固助跑起跳结合的完整动作,体会摆动腿过皮筋的动作。练习方法:设置四组不同高度的皮筋,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不同高度体会完整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5、游戏:过障碍跑利用本课设置的器材,设计障碍跑游戏。排头同学先起跑头顶垒球,跑到跨栏架时钻过栏架,再助跑跨跃式过皮筋,转身双脚跳过皮筋,直线无障碍跑回,与下一名同学击掌后,

7、下一名同学起跑,依次循环,先完成的一组获胜。6、身体素质练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单脚跳、双脚跳、挺身跳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三、结束部分:1、体例队伍,清点人数2、放松活动3、总结练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4、师生再见5、回收器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