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

ID:52164375

大小:72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1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中物理 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纸带1上可打出点。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注意:区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交流电压220V

2、三、实验原理1.了解打点计时器.(1)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2)纸带上的点表示了相应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所打点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若△S=S2-S1=……=C(常数),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123450S1S2S3S4S53.由纸带求

3、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⑴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⑵用v-t图象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个点时纸带的即时速度,后做出v-t图,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123450S1S2S3S4S5实验原理示意图四、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再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

4、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实验条件: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b.接50HZ,4—6伏交流电。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计数始点,表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的值,最后求其平均值,还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做v—t图象,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5、。五、注意事项1.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5.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2.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纸带打完后即时断开电源。3.每打完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4.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6、注意所选取的相等时间间隔T的大小及所测位移S例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

6、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AB的距离应为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BC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