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

ID:52165654

大小:1.34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3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_第1页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_第2页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_第3页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_第4页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综合检测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三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注意:把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答题栏中。)1.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黄

2、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3.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

3、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4.在某适宜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最可能是:A.甲、乙均增强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D.甲、乙均减弱-9-用心爱心专心5.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6.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

4、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7.右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8.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

5、途是: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⑥④②⑤C.③①⑥②④⑤D.③⑥④①②⑤9.如下图,为了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甲、乙两组应该选取的材料分别是:①完整幼苗 ②幼苗的b段 ③幼苗的a段  ④幼苗的c段 ⑤10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  ⑥1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 ⑦10mL蒸馏水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10.如图

6、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9-用心爱心专心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1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12.科学家发

7、现,将狗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残留部分不久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其原因发生的顺序是:①垂体②下丘脑③甲状腺肥大④甲状旁腺⑤促甲状腺激素⑥甲状腺激素减少A.②①⑤③B.⑥②①③C.⑥①⑤③D.②①④③13.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14.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维持恒定不变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

8、,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15.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