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

ID:52167654

大小:3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这两则故事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何启发?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么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口品尝才证明了它是无毒可食的。不管是神农氏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所用的方法都是对事物进行探究。这种通过对事物的探察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的做法就是格物致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

2、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我能理解: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从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列出提纲。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

3、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2~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研讨课文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三、在《大学》里“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六、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五、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及弊端是什么?七、怎样培养格

4、物致知精神?四、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论证思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总结课堂演练: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

5、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你的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断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