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

ID:52170673

大小:423.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_第1页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_第2页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_第3页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_第4页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3期地质与勘探Vo1.47No.32011年5月GE0L0GYANDEXPL0RATIONMay,2011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闫艳玲,李向前,姜玉平,周亚涛,刘显‘(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洛阳471002;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7)-宝矿产有限公司,北京100053)[摘要]残坡积钴矿床是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中非铜带上的新发现之一,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层特征,钴矿物主要为水钴矿。残坡积型钴矿床是由原生铜钴矿床蚀变碎裂岩型和滑石片岩型矿石

2、在物理一化学条件下风化形成。残坡积钴矿床因开采条件简单、加工技术性能好而具有较大的勘查、开发和研究价值。研究发现,刚果(金)科卢韦奇一利卡西之间的加丹加铜钴矿带南部区域,是寻找残坡积钴矿床的有利区域。[关键词]水钴矿残坡积矿床特征找矿方向中非铜带[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11)03—512—06YanYam-ling,LiXiang-qian,JiangYu-ping,ZhouYa-tao,LiuXian.Geologicalcharaeteris-ticsandprospectingd

3、irectionoftheelluvium—deluvialcobaltdepositsintheCentralAfricanCopperbelt[J].GeologyandExploration。2011,47(3):512-517.代盖层。元古代加丹加超群主要由罗安群、恩古巴0引言群及昆代隆古群组成,分布范围广(图1),罗安群是笔者于2005年~2008年参与了刚果(金)加丹主要赋矿地层。区域经历了长期构造演化过程,褶加省堪苏祁铜钴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在对层状铜皱构造与断裂构造极其发育(Cailteuxeta1.,2005a;钴矿

4、床露头进行揭露、追索控制和取样时发现,矿化Kampunzueta1.,2005;Batumikeeta1.,2006;Batu—集中区地表存在一层富钴坡积物。经细致观察研究mikeeta1.,2007;Cailteuxeta1.,2007)。区域上岩并与层状铜钴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认为其是由浆岩较不发育。层状铜钴矿床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残坡积钴区域内罗安群、昆代隆古群的原始沉积岩经受矿床。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砂岩、板岩、结晶灰岩及大理岩中非铜带上发现残坡积型钴矿床,对于拓宽中等;含白云质的粉砂岩、白云质板岩等受变质作用形非铜带矿产资

5、源勘查新思路,丰富地质认识具有重成滑石片岩。大意义。同时该类型矿床埋藏浅、品位富、储量规模2矿区地质及层状铜钴矿床特征可观,可手工开采,亦可大规模机械开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野外作业获取的第一手资堪苏祁铜钴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科卢料,探讨残坡积型钴矿床地质特征,并指出下步找矿韦奇东以40~60km处,地理坐标:东经25。4500~方向。25。5730,南纬10。4230”~10。4830”。2.1矿区地质概况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罗安群卡莫亚组(Ka—堪苏祁铜钴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非铜带刚moya)(R4.

6、1)、堪苏祁组(Kansuki)(R3.4)和Mofya果(金)段,加丹加弧形构造带的西段。区域内主要组(R3.3)及第四系(Q)(Caiheuxeta1.,2007)。地发育太古代片岩、片麻岩,元古代加丹加超群及新生表未见有岩浆岩出露。[收稿日期]20t0—08-07;(修订日期]201l—O1—16;(责任编辑]郝情情。【第一作者]闰艳玲(1973年一),女,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固体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E-mail:lisite1996@sinaCOIn。5l2第3期闫艳玲等:中非铜带残坡积钻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田l固2圃3囤

7、4图1堪苏祁铜钴矿床区域地质图Fig.1GeologicalmapoftheKansukic0pper—cObaltdeposit1一第四系;2一昆代降古群;3一罗安群;4一铜钴矿床及产出位置卡莫亚组由呈互层状产出的粉砂岩、白云质板布,总体近东西走向,呈舒缓波状,倾向南,倾角10。岩、泥质板岩组成,局部夹有灰岩透镜体,厚约~40。左右,平均25。,具分枝复合现象。单个矿体200m。堪苏祁组主要由矿化蚀变岩、滑石片岩及透地表延长130~884m,一般宽10m,最宽72m左右,镜状白云岩或灰岩及条带状赤铁矿组成,构成韧性矿体厚6.05~5

8、0.21m,平均厚16.48m。矿床平均剪切带,其内多发育灰岩透镜体、蚀变砂岩透镜体,钴品位1.08%,铜品位1.27%。最大控制延深厚约80~150m。Mofya组由已变质的长石砂岩和砾360m(李向前等,2009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