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

ID:52173695

大小:2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_第1页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_第2页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_第3页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_第4页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磅他臀第29卷第2期GEOLOGYOFSHAANXI2011年12月文章编号:lOOl-6996(2o11)O2一o066一O6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张开盾,张林,谷开拓(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65)摘要:针对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和供电比较困难等因素,采用双频激电中梯装置方法工作。根据圈定的激电异常组合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解释推断,区分出矿(化)体和含炭质地层干扰异常,以此确定地表工程揭露位置。工程揭露结果与激电异常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激电异常的展布及

2、组合特征区分矿与非矿是可行的。关键词:双频激电;激电异常;视幅频率;视电阻率;工程揭露中图分类号:P624.6/P631.324文献标识码:B0前言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是通过地物化遥综合方法,查明工作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进而利用大比例尺综合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检查,分析矿床成因类型,总结成矿规律,提出进一步工作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大比例尺的电法工作是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第二阶段矿产检查所选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是以内蒙中部大比例尺激电工作为例,展示激电测量的应用效果,以便更好的对其进

3、行总结,进而促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对激电方法加以更有效地应用。1地质概况工作区在区域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属华北地层大区,地层及主要岩性为中新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变质碎屑岩、火山岩;青白口系阿牙登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二叠系苏吉组火山岩;上志留统西别河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下泥盆统查干哈布组碎屑岩、上石炭统阿木山组碳酸盐岩;白垩系李三沟组、固阳组、二连组碎屑岩、新近系汉诺坝组火山岩及第四系覆盖层。岩浆岩主要有:奥陶纪闪长岩、志留纪辉长岩及二叠纪一三叠纪中酸性岩体。收稿日期:2011—06—07作者简介:张开盾,1959年出生,男,陕西兴

4、平人,1983年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物探专业,物探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电法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物探资料处理和解释工作,编写物探成果报告十多份。第2期张开盾等:双频激电在内蒙中部地区矿产评价中的应用67工作区出露地层主要有:长城系都拉哈拉组变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夹含碳板岩,晚二叠纪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志留纪辉长岩;其中志留纪辉长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分布有褐铁矿化点、铜镍矿化点。2方法选择及激电工作方法技术2.1方法选择工作区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主要为中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地形,山脉总体呈近东西向,最大高差约2

5、00m,沟谷切割不深,区内水系不甚发育,属于时令河,河流流向自南向北,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类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雨量极小。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条件较差,对直流激电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工作区的这种具体情况,选择双频道激电法],所用仪器为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Q一3B双频道轻便型激电仪。双频激电的供电电流可比直流激电法的供电电流小几倍到十几倍,仍能得到可靠的观测结果,更适应于该工作区这种供电条件不理想的情况。2.2双频激电工作方法技术[3工作比例尺为1:1万,点距40m;工作装置为中间梯度

6、装置,供电极距AB=8001TI,测量极距MN=40m,观测段为AB/2中段,工作频点为2L4j、L引(Fg=4Hz、Fd=4/13Hz),采用电池组作为供电电源,最大供电电压240v;测量参数为视幅频率Fs、视电阻率ps。工作中,在激电异常及矿化带部位点距加密为2Om,以充分了解异常的变化特点。同一条测线不同观测排列之间的接头部位重复观测2个点;对于异常点和畸变点进行必要的重复观测和检查观测,Fs相对误差要求小于士1O,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读数进行多组重复观测,并严格按“三舍一”的原则舍去误差较大者。工作之前,全面检查仪器及

7、导线的绝缘程度,确保仪器设备良好运行,且工作过程中供电、测量线路无漏电。供电电极采用不锈钢电极,测量电极采用紫铜电极。供电电极之间的距离约0.6m,采取有效措施使测量电极尽量与地表接触良好。3电性特征由于工作区地表风化严重,且第四系覆盖也较多,标本采集有一定难度,采取多种措施后,共采集岩(矿)石标本2O块,六种岩性,标本测定及统计结果祥见表1:岩(矿)石标本测定统计结果反映,工区内不同岩(矿)石视幅频率差异较大,视电阻率差异相对较小。其中,黄铜矿化石英岩(脉)视幅频率较高,其常见值大于5.0;砂岩视幅频率较低,一般小于3.0

8、%;闪长岩、石英脉,其常见值变化多在3.5左右,但辉长岩的视幅频率略低于矿(化)岩石的视幅频率数值,达到4.5左右。主要干扰地层为粉砂岩夹含碳板岩,其视幅频率多在15.0以上。工区内各类岩(矿)石的视电阻率数值一般在130~170Q·m之间;石英岩(脉)、砂岩的视电阻率值较高,含炭质粉砂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