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

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

ID:52174051

大小:249.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_第1页
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_第2页
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1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1.2O13(第41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alNo.41)文章编号:1007—7596(2013)01—0239—03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周启军(独山县水利局,贵州独山558200)摘要:喀斯特岩溶地区长距离盘山渠道施工具有地形地貌特征时空变化大,区域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和不可预见因素多,渠道施工适时甄别并判断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并制定合理、经济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目标控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分析了渠道施工中典型的不

2、良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在中小型渠道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喀斯特岩溶地区;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滤水囊;渠道施工防治与处理中图分类号:P64文献标识码:B线状渠道主要盘山于上述地层和崩塌堆积块石及残l工程概况坡积黏土(Q“)、砂土夹碎石带展布。某水库灌区位于贵州省南部,水库枢纽建在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六洞河一级支流的里旺河上,水2长距离渠道的施工特点和区域性不良地库总库容1650×10in,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解质现象决下游环境用水、库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长距离盘山渠道施工具有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干渠(系)工程由坝后消力池

3、末端沿着灌区地形盘山差、材料运输成本高、不利于集中使用施工机械化操延伸,渠系工程为五等V级建筑物,包括明渠、暗渠、作、建筑物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战线长而分散、区域隧洞、渡槽、倒虹吸及交叉建筑物,总长32.005km,不良工程地质现象隐蔽性强、安全隐患多、班组施工渠道断面型式为矩形和梯形,设计流量4.62~技术力量和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组织困难3.94m/s,由渠首至尾部逐级递减,灌溉经各级支渠和质量管理跨度大等特点,出现重复开挖,发生渠堤及放水斗门施灌,控制灌溉面积3058hm。破坏和返工复建的情况,占据直线工期,增加工程性渠系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属岩

4、溶~侵投资,晚近期不良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旦蚀台状低中山地区,以散列式峰林、谷地为主的形态发生失稳现象,危害较大,需要实施工程防护。类型,区内缓倾单面山较为典型,地表落水洞以垂直根据工程区渠线的分布情况,不良地质现象主发育为主。地下河流深埋且明暗交错,溶洞、落水洞、要有第四系(Q)残坡积物,多为孤状石块、碎石夹伏流等岩溶地貌随处可见,出露石炭系(C)下统大黏性土及似层状块裂岩和碎裂岩,结构疏松,局部呈塘组上司段(Cd)、旧司段(Cd。)、中统黄龙群架空或泥槽状,岩性为灰岩、泥灰岩,大面积分布于(Chn)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其次为砂岩。第四斜坡表面,覆盖

5、层厚度0~1rfl,表层岩体风化法向厚系呈不连续分布于溶沟、溶槽、洼地中,厚度变化大,度3~5m,出露浅部风化岩体稳定性差,岩土混合边[收稿日期]2012—11—15[作者简介]周启军(1966一),男,贵州独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工作。-·——239-——2013年第1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1.2013(第41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MNo.41)坡,顺向坡、逆向坡和斜向坡交替出现,局部缓坡阶岩面上岩充填物进行清理并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地工程地质特性与初

6、步设计方案大相径庭,施工阶闭处理后,沿渗漏带的渠堤底部根据渗漏量的大小地设计方案应考虑作调整。埋置横向的中50mmPVC管数节,单节长约40cm,再3典型不良区域地质现象的处理措施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分缝长度分段制作渠底20cm的滤水囊(渠槽底部铺垫的级配碎石层),滤水囊的长3.1渠13+900—13+980段斜向坡的防治和处理度沿挖段全程布置,在出口端将其移出渠堤之外,以措施防止侧向及底板的渗水产生侧向水压及基底扬压力渠13+900—13+980段为上口开口稍大的得以消除,保证渠堤及渠底不再承受其他的附加荷“n”型的缓坡脊地,渠道从区域地形“尖端”切割穿载作用;最

7、后浇筑渠顶上部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在盖过,渠段最大开挖深度8.2m(设计为高边坡土方开板与坡面边缘的适当长度两侧预留流向渠槽挖),脊地挖区揭露约0.7m覆盖层后,下伏地层为深50mm泄水孔,将渠段渠台上平常的渗水和季节性灰色泥质灰岩与碎屑状炭质页岩互层,层状泥灰岩水流直接流人渠道内。上述工作结束后,回填碎石厚0.4~1.0m,单斜构造岩层,倾向近乎垂直于渠道土基本到原地面高度(上部有交通要求),同时在两轴线,/18~25。,开挖形成的切割面存在边坡稳定端盖板上修建简易的挡墙,防止产生水土流失而堵的边界条件,充填物为5~8cm碎屑状页岩,浅层微塞渠道。含水,并随挖深

8、递增,渠槽开挖后形成的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