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

ID:5217698

大小:2.30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7-12-06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_第1页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_第2页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_第3页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_第4页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方案毕业论文第一部分建筑设计第1章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以外,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

2、,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部分。1.1设计任务和主要要求1.1.1设计任务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办公楼的设计,办公楼属于行政办公建筑类。作为一个办公空间设计,要在平面规划中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和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既结合办公需求和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也考虑员工与领导之间、职能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材料运用简洁,大方,耐磨,环保的现代材料,在照明采光上使用全局照明,能满足办公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在满足各种办公需要的同时,

3、又简洁,大方,美观,能充分体现出75企业的形象与现代感.1.1.2设计要求建筑法规、规范和一些相应的建筑标准是对该行业行为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一些强制性规范和标准,具有法定意义。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内运作的可行性。1.2建筑物所处的自然条件1.2.1气象条件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炎热地区的建筑应考虑隔热

4、、通风、遮阳、建筑处理较为开敞;在确定建筑物间距及朝向时,应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及主要风向等因素。1.2.2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基地的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平面组织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处理及建筑体型设计等。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做抗震计算,9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尺量避免在该地区建筑房屋,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时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1.2.3水文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及地下室。一般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底下水位性质

5、确定是否在该地区建筑房屋或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751.3建筑设计文件的内容及要求建筑初步设计内容:绘制“3平2立1剖”:“3平”即1个底层平面图,1个楼层平面图,加1个屋顶平面图;“2立”指1个南侧或北侧立面图,加1个东侧或西侧立面图;“1剖”必须剖到楼梯。建筑设计文件要求:以上图纸均需达到施工图深度,弄清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之间的关系,熟悉建筑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及深度要求,掌握常用的建筑构造措施等。建议用2号图绘制,绘图比例、布局和张数自定,以表达清楚且符合制图习惯为原则。1.4 工程概况华瑞公司办公楼建筑层数4层,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建筑高度:1

6、8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Ⅱ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0.47KPa,基本风压:0.39KPa,地面粗糙度为B类,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4度.1.5设计资料1.5.1气象资料夏季最高气温42.3℃,冬季室外气温最低-9℃。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0.50kN/m2;基本雪荷载为0.2kN/m2。年降水量680mm。1.5.2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新近沉积层(第一层),粉质粘土,厚度0.5—1.0米,岩性特点,团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粉质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

7、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硬塑状态,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3.0米,qsk=35—40kPa。75粉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米,qsk=30—35kPa。粉质粘土层(第四层),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40—60kPa,qpk=1500—2000kPa。不考虑地下水。1.5.3地基土指标自然容重1.90g/cm2,液限25.5%,塑性指数9.1,空隙比0.683,计算强度150kp/m2。1.5.4地震设防烈度6度1.5.5抗震等级三级1.5.6设计地震

8、分组场地为1类一组Tg(s)=0.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