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

ID:52180933

大小:10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2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_第1页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_第2页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_第3页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_第4页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结构1.简述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16自测2).2.简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22自测2.3.4.5).3.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突破”P4)第五,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课标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P18.19.20.21“知识与技能”)5.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P19“突破”)6.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P24.25“知识与技能”)补充: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此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补充:货币:商朝,秦朝,北宋,

2、明朝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元代政府起初在南方一些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中国出洋商船的货物一律实行抽分,粗货十五分取一,细货十分取一,另纳舶税三十分取一.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也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7.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课堂笔记)8.了解“重农抑商”(P25“知识与技能”“突破”)“海禁”等政策(P31“突破”)及其影响.9.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笔记)一、古代中国经济

3、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农业1.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2.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3.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私有制。(二)手工业(补充到P20突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指的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同时存在。3.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管理完善、工艺超群。4

4、.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生产日趋商品化。(三)商业商业起源较早,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欧洲发达。2.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3.商业发展受到政治的压制,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4.“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前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具有进步性,后期障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落后性。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农业的起源采集——种植南稻北粟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从耒耜到曲辕犁农用材质农用动力播种工具灌溉工具耕作工具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水利设

5、施水利专家水利著作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方式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特点发展变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废井田开阡陌开始、鼎盛瓦解、废除——铁器牛耕的出现提高生产力水平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土地经营方式自耕农式、雇佣式田庄式、租佃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租佃关系秦代产生、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式明清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方式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汉代强,唐宋减弱明清更弱

6、契约纳租方式雇佣劳动关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山东、山西——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原因开发早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口多少、气候自然条件优劣特点——多样性、发展不平衡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原因——人祸天灾过程第一次: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后第二次:中唐安史之乱后第三次: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中原人口南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发展潜力巨大南方统治者的重视过程——南宋完成南移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冶金青铜冶铸冶铁炼钢春秋:冶炼生铁、铜汉代:炒钢、铸铁脱碳钢南北朝:灌钢

7、法燃料更新木炭—煤汉始用宋普遍—焦炭南宋始用明流行纺织技术丝织技术西周以来西汉——提花机缂丝技术——唐出现,宋风行明清—南京、苏、杭州为丝织中心棉纺织技术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贡献,松江明清:棉布取代丝、麻、毛纺织原料:麻——丝——棉农耕时代的手工业陶瓷烧陶制瓷商周原始青瓷,东汉成熟魏晋南北朝白瓷隋唐: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宋代:景德镇为“瓷都”地方瓷窑体系元代:清花瓷、釉里红明代:斗彩、五彩瓷清代:粉彩、珐琅彩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西周——明前期优缺点征役制——雇募制私

8、营手工业兴起:春秋战国主导地位:明中期起商品化程度加深,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唐之前唐宋之后明中期起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产生、衰落、发展表现、原因从贝壳到银元贝形:原始社会、商周(天然、金属贝)多样化:春秋战国(铜、金银)圆形方孔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宋“年号钱”纸状:北宋四川交子、元朝纯纸币流通银两、元:明清(银、钱并用)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坊市与城镇商业受限制程度官府严格……(周——唐)官府放松……(宋——清)地点设置时间启闭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