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

ID:52181177

大小:8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_第1页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_第2页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_第3页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_第4页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基础物理(全)-德光中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光女中高一基礎地球科學小考-一地球環境變遷總分:班座號姓名測驗時間:20分一♦單選題(每題4分,共88分))1•近數十年來'臺灣各河川建造了許多水庫'上游地區也構築了許多攔砂壕'造成了:(A)海埔地不斷擴張(B)港口淤積的情況加劇(C)沙灘逐漸流失(D)海岸線往海側移動。)2•萬年以上的古氣候資料調査主要來自於:(A)文獻紀錄(B)岩洞壁畫(C)地質資料(D)樹木年輪。11:)3・波列由外海進入海岸地帶,會發生水波曲折現象。關於在凸出的岬角和開闊海灣所產生的現象,以下何者正確?(A)在凸岀的岬角,波的能量大幅聚集'侵蝕作用較淤積作

2、用明顯(B)在開闊海灣後,波的能量大幅聚集,侵蝕作用較淤積作用明顯(C)在凸出的岬角或開闊海灣都是以侵蝕作用為主(D)在凸出的岬角或開闊海灣都是以淤積作用為主。)4•古氣候學者分析各種地質紀錄,重建地球歷史中的氣候變化,並推測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這些地質紀錄不包括以下何者?(A)沉積物(B)冰層(C)珊瑚(D)火山。)5.許多科學家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可能是地球軌道變化所造成。這裡所謂的「地球軌道變化」並沒有包括在下列哪一敘述中?(A)日地距離的變化(B)臺灣緯度的變化(C)地軸指向的變化(D)地軸傾角的變化。)6•以下何者會導致

3、海岸線朝海側移動的海退現象?(A)溫室效應增強(B)河丿[[泥砂供應量增加(C)地殼沉降(D)全球海水面上升。nu)7•下列哪些可能是影響古氣候變遷的原因?(甲)海陸位置的改變,造成海流方向的變化(乙)當大部分的地表結冰時'反射率增加'以致於地球不易吸收太陽光(丙)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丁)太陽黑子數量的變化。(A)甲丙(B)甲乙丙丁(C)甲乙丙(D)甲丙丁。)8•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氣候變化的因素之一?(A)火山噴發(B)太陽輻射量(C)地表反照率(D)聖嬰現象。)9•突出海岸的堤防設施,會改變原來沿岸砂泥的輸送狀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4、_般稱為突堤效應。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s1=1(A)防波堤上・下游的海岸會因為沿岸流輸送來的砂粒被攔截而堆積(B)防波堤上・下游的海岸會因為砂泥供應減少而受侵蝕'後退(C)防波堤上游的海岸會因為砂泥供應減少而受侵蝕'後退(D)防波堤下游的海岸會因為砂泥供應減少而受侵蝕・後退。)10.末次冰期約發生於二萬年前,有關當時地球環境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A)地球表面冰原縮小,全球溫度下降(B)内陸氣候潮溼多雨,沙漠面積縮小(C)森林面積減少,全球反照率增加(D)地表冰雪大量融化,全球海水面升高。)11•有關聖嬰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A)

5、東南信風增強(B)南赤道洋流增強(C)太平洋東南側的湧昇流消失(D)使中太平洋熱帶氣旋產生的次數減少。()12•臺灣東部沿海屬於:(A)上升海岸(B)沉溺海岸(C)平衡海岸(D)靜止海岸o()13.改變海岸地形的最主要力量為:(A)碎浪(B)潮汐(C)海嘯(D)湧浪。()14•臺灣地區的平均海水面是以哪個地區為基準?(A)花蓮港(B)台中港(C)基隆港(D)高雄港。()15•漂沙現象主要是由於海水的哪種作用所造成?(A)沿岸流(B)湧升流(C)密度流(D)湧浪(E)海嘯。()16•利用造礁珊瑚可以指示哪一相的沉積環境?(A)深海相

6、(B)淺海相(C)濱海相(D)陸相。()17•下列哪個選項是影響千萬年來氣候變遷最主要的因素?(A)山脈的隆起(B)造山運動(C)太陽活動(D)海陸變遷。()18•下列哪個選項是影響百萬年來氣候變遷最主要的因素?(A)lJj脈的隆起(B)造山運動(C)太陽活動(D)海陸變遷。()19•影響十萬年與萬年的氣候變遷因素何者較為重要?(A)山脈的隆起(B)造山運動(C)地球軌道變化(D)海陸變遷。()20•有關於冰期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海水面下降(B)平均氣溫較低(C)兩極冰帽較小(D)冰原厚度增加。()21•下列哪些證據,無法提

7、供研究古氣候變遷的現象?(A)星象(B)珊瑚(C)冰芯(D)樹木之年輪。()22•所謂氣候平均值是以多少年的平均值來估算?(A)10年(B)30年(C)35年(D)40年。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4分)臺灣的西部海岸可看到哪些地形特色?(A)海灘(B)海蝕平臺(C)沙洲(D)瀉湖(D)海蝕崖。l=J三'綜合測驗題(每小題4分,共8分)1・⑴下圖為近三十年間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形360355350345340335330325320315310術(2)承上造成二氧化碳平均濃度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縱

8、座標為CO?濃度,單位ppm),何者敘述正確?(應選二項)(A)圖中鋸齒狀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B)鋸齒狀變化的高點是冬季(C)鋸齒狀變化的高點是夏季(D)鋸齒狀的變化週期約為一年。逐漸增加趨勢的主要原因為何?(應選二項)(A)南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