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

ID:52182832

大小:2.07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_第1页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_第2页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_第3页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_第4页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废气废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喷头说明书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专利号:2015108125349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喷头专利号:2015108185335一、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简介人们通常把存在于水里的大小在10到几十微米的气泡叫做微米气泡;把大小在数百纳米以下的气泡叫做纳米气泡,而存于双方中间的气泡混合状态称微纳米气泡。图一微纳米喷头及其喷淋效果图二、普通曝气和微纳米曝气的效果对比图二、微纳米气泡的特点(1)水中停留时间长(2)带电性(3)自我增压和溶解(4)收缩性(5)界面动电势高(6)产生自由基离子(7)氧传质效率高4

2、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微纳米喷头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将流体从卵形的机体的中心沿着内部切线的方向导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气体和液体流入喷头,在机器内部高速回旋,再从两端的孔中喷出。微纳米喷头外观图微纳米喷头内部机理示意图附图标记:1-注射腔;11-入口端;412-出口端;3-喷嘴;2-连接板;13-圆柱型腔体;21-通孔;32-喷射端;22-安装槽;31-连接端;4-压环;5-导流盖;311-凸块;52-喷射口。51-凹槽;四、性能参数(1)性能参数:气泡粒径:200nm-4um气泡含率:85%-95%上升

3、速度:4mm/s-8mm/s五、技术特点:1、汽水混合成射流状态混合效率高,同时形成微米级气泡溶解效率高。气泡由于直径小,延长了在水中停留时间,增加了氧转移率。2、无堵塞维护成本低,无需定期清理曝气器;可以间歇运行不会堵塞,使用效果不会衰减,适合高浓度污泥曝气;3、微气泡曝气喷头材料采用耐腐蚀ABS工程塑料,延长使用寿命。六、产品优势微纳米气泡曝气喷头4包括注射腔、连接板和喷嘴;其中,注射腔可以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该注射腔能够用于使流入的微纳米气泡液发生高速回旋;连接板可以与注射腔的出口端连通,该连接板

4、能够用于使微纳米气泡液形成负压;喷嘴可以与连接板的出口侧连通,该喷嘴能够用于使微纳米气泡液进一步形成负压,并将微纳米气泡液喷出。由此分析可知,由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液,首先可以由注射腔的入口端进入注射腔,并在注射腔内发生高速回旋,然后由注射腔的出口端流出并经连接板形成负压,最后再通过喷嘴进一步形成负压喷出。微纳米气泡曝气喷头采用气液二相高速盘旋原理,因此能够在稳压情况下稳定运行,并能够大量的喷射出均匀地微纳米气泡液,具有在水中停留时间长、带负电荷性、自我增压溶解性、氧传质效率高、以及产生大量

5、的自由基离子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快速增氧作用、废气吸附和降解作用。七、微纳米曝气技术具体实施方案(1)微纳米曝气汽水比方案从孔中喷出液体的线速度大小,直接决定了气泡的大小。也就是说,导入压力高、气液比例小的时候,气泡就变得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最佳气液比是1~1.5:9。(2)微纳米曝气发生器系统结构图(2)处理效率微纳米高压泵1、额定流量:6m3/h2、进水口径:40mm3、出口压力:4kg4、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3)溶气罐1、气罐容积:29L2、转子流量计:6L/min3、压

6、力表:0-15KPa八、实现产生微纳米气泡的计算方法4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稳定工作后,取2L微纳米气泡水此时水溶液呈乳白状,由于微细气泡混合液中的微细气泡上浮,混合液最后会逐渐变清,恢复到原来的清水状态。根据stokes定律,气泡在水体中的上升速度与气泡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通过测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的乳白状水-微细泡混合液在静置情况下澄清的时间,则可了解混合液中微细气泡大小和浓度。经过大量实验证明,2L的微纳米气泡水溶液由乳白色变为澄清的时间大于3分30秒,则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直径为200nm-4um

7、之间。九、市场销售价格分析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喷头价格对比表微纳米气泡曝气喷头供应商参数价格备注伟创气泡直径:0.2um~4um900≥100个,850元/个微纳米高压泵伟创额定流量:6m3/h进水口径:40mm出口压力:4kg功率:3kw2900≥10台,2800元/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