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转化策略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

ID:521848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6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_第1页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_第2页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_第3页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差生”转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差生”转化策略差生,又称后进生或学困生,始终困扰着教育的发展,阻碍着学校的正常运转,扰乱了教师的日常工作。“差生”的特点从形式上表现为不愿意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而学习差的学生也并不是什么都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爱劳动,热心帮助别人做好事等等。劳动积极分子,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往往出自这些学生。一、对待“差生”,首先从老师本身不能歧视他们,不放任自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他们在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班内出现部分差生纯属必然,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点

2、。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其次,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才能、禀赋、思维、倾向造成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全面了解,才能制定较好的转化方案,因材施教,发挥长处,改正短处,以长补短。转化工作效果更明显,成效更大。再次,“学困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家长形象,对他们从严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长心理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宽容所犯错误,表

3、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循循善诱,让他们在曲折前进中将“差生”的帽子与心理抛在脚下,找准人生的坐标,勇往直前。二、给差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有些教师课堂上不提问差生,日常琐事不理睬差生。我认为:学习、生活中对差生主动要求做的事,教师要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成为成功者,享受一些成功者的喜悦。比如对他们降低难度提问,让他们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担任课代表等,这样就会使差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进步的愿望。差生因老师与同学都讨厌他们,他们失去表现自己的信心。教师的关爱是最起表率作用的,往往可激起同学的关爱。教师的信心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信心。因此教师要处处关

4、心差生,发现他们的能力与特点,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架设表演的舞台。三、充分信任、循循善诱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于肯定,并及时给于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在工作中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在讨论、接触中将思想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

5、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他们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四、密切配合,落实措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内因外,还需要外因的作用。首先是发挥师生的帮教力量。教师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还要培养学生骨干,使“差生”成为同村或邻近村的优秀学生的帮助对象,并经常了解情况,安排内容,指导方法,及时总结表彰。其次要充分挖掘家教的潜力。“学困生”家长怕进校门,怕见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制订转化方案,互相联系,互相督

6、促。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使“学困生”转化得到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达到转化的目的。再次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经常与村委、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取得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让学生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健康发展。五、多加激励,促其转化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

7、学困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学困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总之,转化学困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